字词 | 土窑洞贮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土窑洞贮藏cave storage利用黄土特有结构建造地下洞窑贮藏果品的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可以就地取材和极少消耗能源等特点。用于贮藏苹果、梨等水果。 图 1 平窑型结构示意 母子窑(侧窑)型 中国山西、陕西、甘肃、河南等地陆续建立了一系列“非字型”、“梳子型”的母子窑,利用母窑(主巷道)运输、通风,子窑(侧窑)贮果(图2、3)。母窑长度最长可达100米以上,在母窑的两侧建子窑, 每个子窑之间的间隔至少在5米以上。利用母窑通风的子窑长度不超过10米,如超过10米,需另设通气孔, 结构如平窑, 但通风效果不如平窑。这种窑洞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地形, 合理安排通风, 贮量可达100吨以上,但应注意通风设施, 以免空气滞留, 难以降温。 ![]() 图2 非字型窑平面示意 图 3 梳子型窑平面示意 地下式砖窑 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平原地区开明沟砖砌地下式窑洞。一般窑宽、高各4米, 长30~50米,窑顶弧形, 呈半圆形,半径2米, 窑顶弧形厚度32厘米以上, 覆土1~2米, 窑墙直立部分高2米左右, 墙厚37厘米。在通气孔和窑身之间设可以开闭的排气窗1个,排气窗面积为窑洞横截面的1/3~1/2, 通气孔下口直径与排气窗面积相同, 上口直径略小, 其他结构与平窑相同(图4)。为了降低地下式砖窑洞的造价和建筑材料, 把两个地下式砖窑洞相邻砌旋, 共同使用一个通气孔成为双窑洞型, 这种结构曾风行一时, 但由于秋季降温慢, 效果不好, 相继被淘汰。 图 4 地下式砖窑洞横截面示意 管理技术 管理制度 一般措施是: ❶秋季入库时期到封冻前, 充分利用夜间低温和寒流降温。当外温低于窑温时, 打开窑门和通气孔, 充分通风换气, 以利于迅速降低窑温和窑内土温, 直到窑温降至0℃为止。 ❷当窑温降至0℃后,尽量保温, 以果实不冻为原则, 适当通风换气, 继续降低窑壁土温, 尽量加大窑内低温土层厚度, 使窑壁更多地存冷。 ❸第2年开春气温回升时, 管理方法与秋季相同, 但必须严格控制窑门和通气孔, 不通风时一律关闭, 以延长保冷时间。此时窑温的变化受土温的影响, 窑温稳定的基础是土温稳定。 ❹果品出库后, 封闭门窗。通气孔, 尽量减少外部高温对窑内温度的影响。 窑内贮冰 贮冰能够在增加窑内湿度的同时, 还可有效地降低窑温。这种变态(固态—液态—汽态)中吸热的过程,可抵销夏季进入窑内的热量, 降低窑温,并与窑壁发生热交换降低壁温。冰消融后的水, 能增大窑内土层含水量, 降低窑内全年温度, 延迟秋季开始通风日期。冬季通风时, 由于窑内湿度大, 能够带走更多的热量, 提高通风效果。土窑洞贮冰, 通过水的两次变态, 大量吸收热量, 是提高土窑洞性能的有效途径。 土窑洞加机械制冷 在内壁未加保温材料的情况下,利用自然冷源和小型制冷机有效地降低窑内温度,为果品贮藏创造更好的贮藏温度条件。容积4000立方米的土窑洞安装2台制冷量4000千卡/小时的制冷机,由7月底至11月中旬和翌年3月底至7月底开机制冷,在年平均温度10℃、年均日温差12℃、年温极差55℃左右的地区,土窑洞内可以形成年均温5℃、年均日温差10℃以下、年温极差12℃的环境温度。 土窑洞贮藏, 适用于年均温10℃、冬季月均温最低温度为-5℃左右的地区。如果加强科学管理, 50米长的窑洞,一个冬天可蓄冷400万~500万千卡,成为维持窑内低温环境的冷源, 从而取代了人工制冷的耗能冷源。管理较好的土窑洞, 第2年夏季窑内仍可保持10℃以下的较低温度。采用塑料薄膜袋包装、塑料薄膜小帐及大帐堆藏等技术, 元帅系苹果贮藏6个月以上仍可保持良好品质。 土窑洞贮藏pit storage中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一种传统的窑窖贮藏形式。窑洞呈隧道形深入地下,一般窑身高2.5~3.0 m、宽3m、长30 m以上,还可有岔道。窑顶呈拱形或人字形。窑门由栅栏门、木门和棉帘门三道组成。从窑门向窑掌呈0.5°坡度向上倾斜。窑掌中间向上挖排气洞,其高度为窑身长的1/3~1/2,基部直径1.5 m,出口直径1 m。还可加设地下通风道。果蔬包装或散装堆垛在窑内,底部垫木条或砖块,中间留通道,以便通风和检查管理。土窑洞建造容易、管理方便,因深入地下使窑内温度低而稳定,湿度也易保持,贮藏效果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