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土窑洞贮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土窑洞贮藏cave storage

利用黄土特有结构建造地下洞窑贮藏果品的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可以就地取材和极少消耗能源等特点。用于贮藏苹果、梨等水果。
在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有居住窑洞的习惯, 这种窑洞向阳、短小(一般不超过10米)、无通风气孔结构。陕西省延安地区利用向北开门的窑洞, 用于短期贮藏国光等晚熟耐贮苹果品种, 窑顶由前往后开1~3个通风气孔, 并注意冬季通风管理, 直至翌年5月窑内温度仍可保持在10℃以下。山西省原平县的梨窑,靠土崖挖掘成隧道状, 窑身长度一般不超过8米, 设有窑门, 但不设通气孔。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 中国的果品贮藏工作者深入研究土窑洞贮藏苹果的优缺点,将普通土窑洞改造成为科学的土窑洞贮藏库。
原理 土窑洞式果库建筑深入地下, 窑洞贮藏空间的四周有深厚的土层,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密闭性, 受外界气温影响小,保持低温高湿时间长的特点,有利于果品贮藏。在窑洞开挖或掏挖前, 从地面向下至30米以内的年平均温度, 基本上等于当地的年平均温度。在开挖或掏挖后, 由于土层(或砌体)与空气接触面加大, 窑内空气温度与窑壁温度形成温差时, 窑壁土层(或砌体)与空气产生热交换。当窑温低于土温时, 窑内低温通过窑壁传入土中, 并逐渐向土层深处传递,土层(或砌体)中的热量则通过窑壁释放到窑中;当窑温高于土温时, 热交换则反方向进行; 当窑温等于土温时, 空气与土层之间停止热交换。因此, 窑洞温度可相对稳定有利于果品贮存。
类型和结构 根据窑洞库的建造方法, 可分为掏挖式和开挖式两类; 根据窑形结构, 又可分为平窑和母子窑(侧窑)两种。掏挖式窑洞多建于土层深厚的黄土高原地区, 选择质地粘重的土层和方向适当的崖坡或沟壑,按照一定的结构掏挖而成,一般窑顶土层5米以上, 这类窑洞性能较好, 建筑费用低。平原地区多建开挖式窑洞,选择地下水位较低, 土质较好的地点,按库体平面尺寸将地面挖开, 用砖、石等建筑材料按一定的结构砌建而成, 然后将土回填至等于或略高于原地面高度, 并做库顶地面处理, 这类窑洞需砖、石、沙、水泥等建筑材料, 挖、填土方量大, 窑顶保温层较薄, 建筑费用较高, 隔热蓄冷效果较差。
窑洞库一般分为窑门、窑身和通气孔三大部分。窑门向北设2道,门距3~4米, 构成缓冲间;窑身长度以30~50米为宜, 宽、高视土质和建筑材料而定, 2.5~4.0米均可; 通气孔设在窑身最后部的最高处。因为通风量与通气孔最小截面积成正比, 与通气孔高度的开方成正比, 因此应尽量加大通气孔的截面积, 以利通风降温, 而高度则以高出地面1~2米即可。土窑洞主要依靠自然通风降温, 在窑洞建筑上要尽量做到通风流畅, 避免突然转折、扩大或缩小等情况, 并使窑壁尽可能平整光滑。几种窑型的结构特点如下:
平窑型 主要由3部分组成。❶窑门。宽0.8~1.4米,高约3米,设两道,间隔4~6米。
❷窑身。宽2.5~3.0米, 高约3米, 长约30~50米。
❸通气孔。直径约1.0~1.2米, 上下粗度相同, 高出地面1~2米。窑身顶部由窑口向内缓慢降低,比降为5~10‰, 窑顶的最高点在窑门外侧, 窑底与窑顶倾斜平行, 这种结构有利于引入外界冷空气和排除窑内的热空气(图1)。

图 1 平窑型结构示意
1. 窑门; 2. 窑身; 3. 窑顶; 4. 通气孔


母子窑(侧窑)型 中国山西、陕西、甘肃、河南等地陆续建立了一系列“非字型”、“梳子型”的母子窑,利用母窑(主巷道)运输、通风,子窑(侧窑)贮果(图2、3)。母窑长度最长可达100米以上,在母窑的两侧建子窑, 每个子窑之间的间隔至少在5米以上。利用母窑通风的子窑长度不超过10米,如超过10米,需另设通气孔, 结构如平窑, 但通风效果不如平窑。这种窑洞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地形, 合理安排通风, 贮量可达100吨以上,但应注意通风设施, 以免空气滞留, 难以降温。

图2 非字型窑平面示意
1. 通气孔; 2. 子窑3. 母窑

图 3 梳子型窑平面示意
1. 斜坡道; 2. 母窑;3. 子窑门; 4. 通气孔;5. 子窑


地下式砖窑 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平原地区开明沟砖砌地下式窑洞。一般窑宽、高各4米, 长30~50米,窑顶弧形, 呈半圆形,半径2米, 窑顶弧形厚度32厘米以上, 覆土1~2米, 窑墙直立部分高2米左右, 墙厚37厘米。在通气孔和窑身之间设可以开闭的排气窗1个,排气窗面积为窑洞横截面的1/3~1/2, 通气孔下口直径与排气窗面积相同, 上口直径略小, 其他结构与平窑相同(图4)。为了降低地下式砖窑洞的造价和建筑材料, 把两个地下式砖窑洞相邻砌旋, 共同使用一个通气孔成为双窑洞型, 这种结构曾风行一时, 但由于秋季降温慢, 效果不好, 相继被淘汰。

图 4 地下式砖窑洞横截面示意
1. 通气孔; 2. 排气窗;3. 地面


管理技术
管理制度 一般措施是: ❶秋季入库时期到封冻前, 充分利用夜间低温和寒流降温。当外温低于窑温时, 打开窑门和通气孔, 充分通风换气, 以利于迅速降低窑温和窑内土温, 直到窑温降至0℃为止。
❷当窑温降至0℃后,尽量保温, 以果实不冻为原则, 适当通风换气, 继续降低窑壁土温, 尽量加大窑内低温土层厚度, 使窑壁更多地存冷。
❸第2年开春气温回升时, 管理方法与秋季相同, 但必须严格控制窑门和通气孔, 不通风时一律关闭, 以延长保冷时间。此时窑温的变化受土温的影响, 窑温稳定的基础是土温稳定。
❹果品出库后, 封闭门窗。通气孔, 尽量减少外部高温对窑内温度的影响。
窑内贮冰 贮冰能够在增加窑内湿度的同时, 还可有效地降低窑温。这种变态(固态—液态—汽态)中吸热的过程,可抵销夏季进入窑内的热量, 降低窑温,并与窑壁发生热交换降低壁温。冰消融后的水, 能增大窑内土层含水量, 降低窑内全年温度, 延迟秋季开始通风日期。冬季通风时, 由于窑内湿度大, 能够带走更多的热量, 提高通风效果。土窑洞贮冰, 通过水的两次变态, 大量吸收热量, 是提高土窑洞性能的有效途径。
土窑洞加机械制冷 在内壁未加保温材料的情况下,利用自然冷源和小型制冷机有效地降低窑内温度,为果品贮藏创造更好的贮藏温度条件。容积4000立方米的土窑洞安装2台制冷量4000千卡/小时的制冷机,由7月底至11月中旬和翌年3月底至7月底开机制冷,在年平均温度10℃、年均日温差12℃、年温极差55℃左右的地区,土窑洞内可以形成年均温5℃、年均日温差10℃以下、年温极差12℃的环境温度。
土窑洞贮藏, 适用于年均温10℃、冬季月均温最低温度为-5℃左右的地区。如果加强科学管理, 50米长的窑洞,一个冬天可蓄冷400万~500万千卡,成为维持窑内低温环境的冷源, 从而取代了人工制冷的耗能冷源。管理较好的土窑洞, 第2年夏季窑内仍可保持10℃以下的较低温度。采用塑料薄膜袋包装、塑料薄膜小帐及大帐堆藏等技术, 元帅系苹果贮藏6个月以上仍可保持良好品质。

土窑洞贮藏pit storage

中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一种传统的窑窖贮藏形式。窑洞呈隧道形深入地下,一般窑身高2.5~3.0 m、宽3m、长30 m以上,还可有岔道。窑顶呈拱形或人字形。窑门由栅栏门、木门和棉帘门三道组成。从窑门向窑掌呈0.5°坡度向上倾斜。窑掌中间向上挖排气洞,其高度为窑身长的1/3~1/2,基部直径1.5 m,出口直径1 m。还可加设地下通风道。果蔬包装或散装堆垛在窑内,底部垫木条或砖块,中间留通道,以便通风和检查管理。土窑洞建造容易、管理方便,因深入地下使窑内温度低而稳定,湿度也易保持,贮藏效果好。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