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伤寒论辨证广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伤寒论辨证广注伤寒类著作。清汪琥撰。十四卷。琥字苓友,号青谷子,吴县(今属江苏)人。撰有《痘疹广金镜录》、《养生君主编》等。汪氏根据《素问》“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认为“伤寒之病名虽为寒,其所见之证皆热”。故广集诸家学说,对《伤寒论》六经证治原文中属于热病的条文逐条注释,于康熙十九年(1680)撰成是书。卷一至卷二辨伤寒非寒病论及纂注伤寒论例。卷三至卷十为辨六经病脉证并治法。卷十一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卷十二辨误汗吐下火灸逆病脉证并治法。卷十三辨温病脉证并治法。卷十四辨风池、风府等穴针刺法。后又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复撰《中寒论辨证广注》三卷,体例悉遵前书,逐条辨注《伤寒论》中属真寒证治原文,并对真寒证的治疗有所论述。汪氏之论虽有偏颇之处,但自成一家之说。有清康熙十九年(1680)平阳季子东壁刻本(扉页作《平阳季子辨注仲景全书》,又作《仲景伤寒论》。附:《张仲景中寒论辨证广注》三卷)。 伤寒论辨证广注书名。14卷。清·汪琥撰于1680年。汪氏根据《素问》“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析取《伤寒论》六经脉证治法原文中属于热病的原文,广泛参考各家学说逐条予以辩注。在治法上,不泥守仲景成方,选列自晋迄明历代治疗热病的效方作为辅翼。汪氏纂注《伤寒论例》,图注手足阴阳六经经脉,并附热病针刺法及穴位图说等。作者复撰《中寒论辨证广注》,分上、中、下三卷,体例悉遵前书,逐条辩注《伤寒论》中可属真寒证的原文。汪氏以邪之传经者为热病,直中者为寒证,治疗时二者不宜混淆。故将仲景《伤寒论》析分为二,在编法上别开生面,对于读者学习和研究《伤寒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伤寒论辨证广注shānghánlùnbiànzhèngguǎngzhù原书。14 卷, 清·汪琥撰于1680年。汪氏根据《素问》“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 的理论, 析取《伤寒论》六经脉证中属于热病的原文, 广泛参考各家学说,逐条予以辨注。其在治法上不泥守仲景成方, 选列自晋迄明历代治疗热病的效方作为辅翼。汪氏纂注《伤寒论例》, 图注手足阴阳六经经脉, 并附热病针刺法及穴位图说等。作者复撰《中寒论辨证广注》, 分上、中、下三卷, 体例悉遵前书, 逐条辨注《伤寒论》中属真寒证的原文。汪氏谓邪之传经者为热病, 直中者为寒证, 治疗时二者不宜混淆。其将仲景《伤寒论》析分为二, 在编法上别开生面, 对于读者学习和研究《伤寒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