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际经济新秩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际经济新秩序guó jì jīng jì xīn zhì xùнóвый междунарóдный экономческий порядок

国际经济新秩序

国际经济新秩序

二战后70年代以来,南方发展中国家为新的国际经济关系进行斗争所建立的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很多国家取得政治独立。但由于这些国家本身经济长期落后,同西方发达国家间差距很大,因此在同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中仍然经受很多不平等、不公平的待遇。1974年3月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提出要求改变不平等的国际关系的建议。1974年5月,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行动纲领》等重要文件。文件要求一切国家享有平等地参加解决世界经济、金融、货币问题的不容剥夺的权力;要求各国对自己的资源和一切经济活动拥有充分的永久的主权;要求改革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国际金融制度和贸易条件等。并规定了为达到目标所需要的具体行动:实行工业化,积极解决粮食问题,改革国际货币制度及促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80年代期间发展中国家几经斗争,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进展不大。在当前国际政治发生许多突然变化的背景下,南方各国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处于更加困难的境地。

☚ 资本   世界市场 ☛

国际经济新秩序

发展中国家对国际经济关系的一种主张。目的是改革旧的国际经济体系,建立新的国际经济体系,促进和加快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974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提出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同年,在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下,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了《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行动纲领》,提出了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20项原则。主要有:一切国家有平等地参加解决世界经济问题的权利; 每个国家有权实行对本国发展最合适的经济和社会制度; 任何国家都有权对其自然资源和国内一切经济活动行使永久主权; 改革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国际金融和贸易制度;各国有权对跨国公司进行控制、监督和管理;加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贸易、财政和技术方面的合作。

国际经济新秩序

国际经济新秩序

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但是西方国家的控制、剥削和掠夺仍然在严重地阻碍着这些新兴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经济的发展,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在捍卫国家主权,争取经济独立的斗争中,广大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取得民族经济的顺利发展,关键在于改革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早在60年代,就提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一致要求废除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交换和稳定原料、初级产品的价格。1964年3月,联合国大会在日内瓦召开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表了《77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宣言》,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进入了联合斗争的新阶段。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通过了《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宣言》和《行动纲领》。同年第二十九届联大又通过了《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这3个文件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纲领性文件。主要内容:
❶改革世界经济中的生产、消费和贸易格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分工。如初级产品制定公平合理的价格、解决货币和发展资金问题,增加技术转让;
❷保证发展中国家对自己的自然资源拥有充分的永久主权,并对其资源的开发实行有效的控制,限制和监督跨国公司的活动;
❸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无权地位,改革国际货币制度;
❹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发展区域性经济合作。基本原则就是在主权平等、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建立互相合作、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纲领,把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在一起,大大加强了经济领域中的反霸力量。但是发达国家坚持维护它们的既得利益和特权地位,南北对话一直陷入僵局。为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加强南南合作的基础上推动南北对话,为促进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而努力。

☚ 国际法准则   国际政治新秩序 ☛
国际经济新秩序

国际经济新秩序

由发展中国家在1964年举行的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首次提出。其主要特征是: (1) 主权平等,即各国有权对其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行使主权,一切国家享有平等地参与解决世界经济问题的权利; (2)公平、互利,反对发达国家在贸易、金融、货币、技术等领域内的控制和剥削,使发展中国家有发展民族经济的正常条件; (3)相互依赖,发展中国家认为,由于发达国家的繁荣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密切相关,发达国家应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并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合作,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繁荣。

☚ 超越遏制战略   国际政治新秩序 ☛

国际经济新秩序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发展中国家为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而提出的要求。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建立在旧的国际分工的基础之上的,通行的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原则,这特别突出地表现在以不平等的贸易条件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和以金融资本垄断为主要内容的国际金融体系之中。在这一旧秩序之下,发展中国家不仅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而且在国际经济事务中也没有多少发言权。正是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之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受到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最早明确提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这一口号和要求的是1964年10月在开罗召开的第二届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此后,发展中国家建立了77国集团,发表了《阿尔及尔宪章》,进一步强调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到1970年9月在卢萨卡召开的第3届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纲领性要求便已大体上形成。在发展中国家的努力和争取之下,1974年4月联合国召开了第6届特别会议,并通过了《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和《行动纲领》,接着第29届联合国大会又通过了《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至此,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已成为国际上的大多数国家接受并赞成的要求。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与内容主要包括:改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条件;增加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转移、减轻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改革国际货币与金融制度;更多地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并放宽转让的条件;承认发展中国家对自己的资源拥有永久的主权;改革世界经济结构,以便从根本上改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等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虽已经过几十年的斗争,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成绩,但离真正实现还有很大的距离。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进行的努力和斗争遇到了很大困难,进展不大。但是,国际经济秩序的破旧立新,是历史的必然,经过发展中国家的长期努力和斗争终将实现。

国际经济新秩序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对旧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行调整和改变所形成的能真正体现公平互利及发展中国家权利,并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济运行机制。主要内容包括各国对其自然资源和一切经济活动拥有充分主权,改革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金融制度和贸易条件等。

国际经济新秩序

国际经济新秩序guoji jingji xinzhixunew order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发展中国家为改变现存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而提出来的平等、互利和合作的一种新经济秩序。
战后的亚非拉大多数国家纷纷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奴役下和压迫下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和解放,但在经济上并未得到独立和解放。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生产体系、贸易体系以及货币和金融体系,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实行控制和掠夺。在这种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中,第三世界仍是廉价的劳动力供应基地,继续被迫片面地从事粮食和某种原料生产,遭受不等价的剥削。
为了改变第三世界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依附和无权的地位,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1964年日内瓦召开的首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制定了一系列指导国际贸易和发展政策和重要原则。1974年召开的第6届特别联大和在第29届联大会议上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宣言》、《建立国际新秩序行动纲领》和《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这3个文件成了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共同行动纲领。1979年2月,77国集团第4次部长会议又通过了把发展同南南合作作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上述4个文件的基本精神,可把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内容归纳为:一切国家均有平等地解决世界经济问题的不容剥夺的权利;各国对其自然资源和一切经济活动拥有充分的永久主权,包括从控制跨国公司活动,直至对它实行国有化;根本改善国际贸易条件,其中主要包括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规定合理的规格,通过建立一定数量的储备、稳定初级产品的价格,在发展中国家进出口的产品价格之间保持一种可以接受的关系,并要求发达国家放宽对发展中国家出品的商品所采取的任何形式的关税和数额限制;将官方发展援助额增加到占资本主义工业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0.7%~1%;放宽借款条件,完全取消不发达国家的债务,并向它们提供特别的经济优惠;努力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改善它们获得现代技术和工作的条件;制止“智力外流”,补偿专家外流造成的经济损失;促进发展中国家相互间经济合作等。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是经济领域反对霸权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的一场深刻而复杂的斗争,也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它将减轻和限制国际垄断资本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和剥削,有利于南北合作和促进国际经济的繁荣。

☚ 国际政治新秩序   世界军事战略格局 ☛
国际经济新秩序

国际经济新秩序

指战后70年代以来,南方发展中国家为新的国际经济关系进行斗争所建立的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很多国家取得政治独立,但由于这些国家本身经济的长期落后,同西方发达国家间差距很大,因此在同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中仍然经受很多不平等、不公正的待遇。1974年3月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提出要求改变不平等的国际关系的建议。1974年5月,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行动纲领》等重要文件。文件要求一切国家享有平等地参加解决世界经济、金融、货币问题的不容剥夺的权力;要求各国对自己的资源和一切经济活动拥有充分的永久的主权;要求改革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国际金融制度和贸易条件等。并规定了为达到目标所需要的具体行动:实行工业化、积极解决粮食问题、改革国际货币制度及促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宣言及纲领反映了南方发展中国家要求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强烈愿望。80年代期间发展中国家几经斗争,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进展不大。在当前国际政治发生许多突然变化的背景下,南方各国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处于更加困难的境地。在宣传工作中我国明确表示支持南方各国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并大力支持南南合作。

☚ 国际金融市场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 ☛
国际经济新秩序

国际经济新秩序

是发展中国家为了打破发达国家垄断和操纵国际经济而提出的政治主张。首先提出于1964年10月第2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宣言,其后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 “宣言”和“行动纲领”。主要内容是: 一切国家都享有平等地参加国际经济、金融、货币组织的固有权利;有权对跨国公司进行控制、监督和管理;每个国家有权实行它认为合适的经济和社会制度;改革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国际金融制度;改善贸易条件。冷战后,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进行了更加不懈地努力。

☚ 国际保险市场   进出口商品鉴定 ☛
国际经济新秩序

国际经济新秩序

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的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发展中国家虽然获得政治独立,但经济上仍未摆脱受剥削、受控制地位。为维护自身权益,1964年10月在开罗召开的第二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上,发展中国家首次提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口号。1974年5月,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和《行动纲领》,确立了斗争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基本内容是:(1) 各国对自己的自然资源和一切经济活动享有并充分行使永久主权; (2) 改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条件; (3) 改革国际货币金融制度,增加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转移; (4) 改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的条件; (5) 加强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 (6) 改革世界经济结构,加速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在世界正义力量的支持下,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有所进展,但完全实现其目标则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参见“国际经济旧秩序”。

☚ (二) 发展中国家 (地区) 经济   国际经济旧秩序 ☛

国际经济新秩序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国际经济新秩序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