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国家至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国家至上 国家至上四幕话剧。老舍、宋之的编剧。南方印书馆1943年7月出版。作品以回汉两族之间的矛盾为情节发展的线索,描写回教老拳师张老师因老友黄子清兼收教内外儿童入学而与他闹翻,并且一直耿耿于怀。抗战爆发后,汉奸金四等人乘机挑拨回汉矛盾,破坏抗日。不久,张老师的盟兄马大哥被杀,他自己也被日本飞机炸伤。黄子清不记前仇,把珍贵药品送给张老师,两人重归于好,并且认识到日寇是回汉两族的共同敌人。他们一起打击日寇,铲除汉奸,后张老师在战斗中牺牲。该剧在抗战题材中具有独创性,语言生动、简洁、明快,颇有教育意义。 ☚ 孔雀胆 美国总统号 ☛ 国家至上 国家至上四幕话剧。老舍、宋之的著。1940年3月作。初刊1940年重庆《抗战文艺》第6卷第1—2期。1940年12月重庆上海杂志公司初版。戏剧创作丛书之一。1943年7月重庆南方印书馆初版。1945年12月上海新丰出版公司沪一版。新丰文丛。 ☚ 刑 独幕剧选 ☛ 国家至上 国家至上四幕话剧。老舍、宋之的合著。初刊1940年3—5月重庆《抗战文艺》第6卷第1、2期。1940年12月重庆上海杂志公司初版。1940年4月5日中国万岁剧团在重庆首演。剧本描写回教三杰马振雄,张老师和黄自清的故事。马振雄在沧县独力抗击日军,壮烈牺牲;黄自清为团结抗日,在回教学校中同时招收教外学生,遭到张老师的反对,因争辩而绝交。张老师个性执拗好强,壮年时曾单独消灭巨盗,名振冀鲁,而今仍坚信凭他一身武功,即可抵挡日寇进犯,又受潜藏的汉奸金四把的挑唆,拒不同意回汉合作抗日。日寇逼近清水镇,他率领回族青年孤军上阵,受敌包围,身受重伤,幸得赵县长率众赶到,奋力击退敌军,并侦破金四把通敌罪行,证据确实,使张老师幡然醒悟,坚信必须实行各民族合作,携手抗日。《国家至上》在重庆几次上演及香港、西安、兰州、成都、昆明、大理、恩施等处演出,均受到观众的欢迎,尤其是深得回族人民的热烈赞助。桂林《戏剧春林》社为该剧的演出召开座谈会,夏衍、欧阳予倩、焦菊隐、聂绀弩、孟超、司马文森等参加,认为这是一次“哄动的演出”, “它有动力,主题是积极的。”(欧阳予倩发言)作品强烈反映作者鲜明的反帝爱国倾向,全剧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感人,对话生动。它反映了各族人民团结抗日的精神。 ☚ 等太太回来的时候 心防 ☛ 国家至上ɡuó jiā zhì shànɡ指把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上。national interest comes above everything else 国家至上guójiā-zhìshàng〔主谓〕 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蒋中正《中国之命运》4章:“言论的分歧,亦泯灭于‘~,民族至上’的认识之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