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生
简称“监生”,在国子监肄业学生的通称。宋代在兴办太学前,国子监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为生员,称监生;兴办太学后,直属国子监的国子学、太学、武学、律学等中央官学的生员也称监生。明、清两代稍有不同。在明代,由府、州、县学入国子监肄业者,通谓之监生。根据入学的不同途径,又有举监、贡监、荫监、例监的区别。其中贡监又有岁贡、选贡、恩贡、纳贡之别;而荫监则有官生、恩生之别。永乐九年(1411年),南、北两监监生达九千八百八十四人。清代仿明制,国子监肄业生员分贡生、监生两类,通谓之国子监生。根据不同的情况,贡生有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例贡之名目。监生有恩监、荫监、优监、例监之名目。其中荫监生又有恩荫、难荫之别。分见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