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固定汇率制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固定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

汇率变化幅度很小的汇率制度即为固定汇率制度。它可以仅指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制度,也可以包括可调整钉住汇率制度。在前一种汇率制度下,汇率的法定平价始终不变,市场汇率只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波动。在后一种汇率制度下,除了偶尔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外,在绝大部分时间内汇率的法定平价固定不变,市场汇率的波动幅度亦不大。在金本位制下,每对货币汇率的法定平价由它们之间的铸币平价决定,市场汇率的波动以黄金输送点为界。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度有如下特点:
❶汇率仅在铸币平价的±6‰左右波动,幅度很小,基本上是固定的;
❷汇率的波动波度是自动而不是靠人为措施维持的;
❸国际收支失衡主要体现为黄金的国际流动,为价格——硬币流动机制的运转提供了基础。

☚ 自由汇率   双重汇率制 ☛

固定汇率制度Fixed Exchange Rate Regime

以某些相对稳定的标准或尺度作为依据,以确定汇率水平的一种制度。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现实汇率水平受平价的制约,只能围绕平价在很小的范围内上下波动。在金本位制下,黄金输送点是汇率波动的界限。第二次世界大战至1973年间,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实行固定汇率制;1973年至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一些货币区域仍实行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相比,固定汇率为国际贸易与投资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环境,降低了汇率的风险,便于进出口成本核算,以及国际投资项目的利润评估,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对外经济扩张与资本输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固定汇率制度

由一国政府制定和公布汇率,且汇率只能在一定限度内波动的汇率制度。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在金本位制下,决定汇率的基础是铸币平价,汇率波动受到黄金输送点的限制。这是典型的固定汇率制度。在纸币制度下,各国货币金融当局干预外汇市场,人为地将汇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基本上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1944年,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会议建立了各国货币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亦称“可调节的钉住制”。按《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规定,当时1美元的金平价为0.888671克纯金,即1盎司黄金的官方价格为35美元。美元与黄金挂钩,各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各国货币的金平价与美元的金平价对比,确定各国的官方汇率。各成员国货币的金平价一旦确定,不能任意变动,如果变动超过10%,必须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幅度控制在平价上下1%,超过这个范围,该国货币当局有义务干预外汇市场。1972年12月,汇率波动的幅度扩大到平价上下2.25%。1973年2月,美元再次贬值,各西方国家相继放弃固定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由此,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固定汇率制度瓦解。

固定汇率制度

两国货币比价基本固定,汇率波动被限定在一定的幅度之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额的一半以上,并且它的国际收支和对外贸易连年都有大量顺差。为了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美国利用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使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固定汇率。基金组织规定: 会员国的货币平价一律以一定数量的黄金或美元来表示,而黄金与美元的比价是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规定的,即1盎斯黄金=35美元或0. 888671克黄金; 会员国货币与美元的法定汇率不经基金组织同意,不得改变,即期外汇交易不得超过和低于平价的1%,否则,各会员国政府有义务动用本国的黄金外汇储备来稳定法定汇率; 会员国如需变更货币平价,必须事先通知基金组织,如果变动幅度超过10%,还必须得到基金组织的同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上述规定,实际上是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汇率盯住于美元,使美元成为世界货币。这种有利于美国而不利于其他资本主义的固定汇率,从开始到瓦解都体现着美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在战后初期,由于西欧各国出现严重的 “美元荒”,难于维持固定汇率,因此它们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并且不得不采取输出黄金、举借外债、货币贬值等一系列措施。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50年代中期以后,西欧和日本的国际收支情况逐步好转,而美国则逐步逆转。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1948年的52. 8%降为1960年的31. 4%,到1970年更降为14. 3%。从1958年,特别是60年代以来,美元危机不断发生,美元信用大大下降,自由市场的黄金价格远远超过美国政府规定的官价。1971年8月,美元危机进一步激化,美国政府宣布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使国际金融市场陷于十分紊乱的局面。同年12月18日,西方“十国集团” 协议调整货币比价,美元贬值7. 89%,黄金官价提高到每1盎斯为38美元,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货币实行升值。按照这次协定 (又称 “史密森氏学会协议”),有些国家新订出的汇率,不以金平价为基础,而以美元或 “特别提款权”为定值标准,这种汇率称为中心汇率,它仍维持固定汇率制。当本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社会为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国际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还是固定汇率制,进行了多年的争议。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盯住汇率 (即固定汇率),将本国货币盯住某单一货币或一揽子货币,一些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则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实行单独浮动,参加欧洲货币体系的德、法、意等国则实行联合浮动; 英国先是单独浮动,到1990年加入欧洲货币体系的联合浮动; 只有瑞典采用一揽子盯住汇率。

固定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

由一个国家政府制定和公布汇率,且汇率只能在一定限度内波动的汇率制度。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个国家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在金本位制度下,决定汇率的基础是铸币平价,汇率波动受到黄金输送点的限制。这是典型的固定汇率制度。在纸币制度下,各国货币金融当局干预外汇市场,人为地将汇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 特别提款权的特点   浮动汇率制度 ☛
0000621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