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游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游记 四游记明四种神魔小说的合集。书中大都是与道佛两教有关的神怪故事:(1)《东游记》,又名《上洞八仙传》。兰江吴元泰编著。二卷五十六回。写八仙得道故事,宣传宗教迷信。(2)《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志传》。明末余象斗编著。四卷二十四回。记真武大帝降妖故事,缺少剪裁,是佛教修行故事的堆砌。(3)《南游记》,又名《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余象斗编。四卷十八回。写华光报父仇、寻母迹、上闹天宫、下闹阴司,最后皈依佛门,与《西游记》中孙悟空闹三界的故事有类似之处。(4)《西游记》,系吴承恩《西游记》的删节本。杨志和编。四卷四十一回。以上四种,成书时间不同,体例风格各异。有1956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本。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新一版。另有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本。 ☚ 西游补 济公传 ☛ 《四游记》《四游记》
明代4部神魔小说的合集。《西游记》4卷41回本,杨致和撰。此书实为吴承恩所著《西游记》的节本。内容所叙与吴承恩本大致相同,《北游记》又名《北游记玄帝出身传》,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共4卷24则。作者余象斗。小说叙写真武大帝出身经历和降妖灭怪的事迹。隋炀帝时,玉皇大帝因羡凡间,用其魂三分之一托生人间。3次投胎均贵为王子。入武当山修炼得返回天庭,因凡间妖魔骤起,被玉帝封为北方真武大将军,差遣人间降妖捉怪。大获全胜。真武化身,永镇武当,并受百姓俱奉。 《东游记》即《八仙出处东游记》,又名《东游记上洞八仙传》,2卷56回。吴元泰著。书中演述老子身世和道教源流。写民间传说的八洞神仙铁拐李、钟离权、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在老子的点化下,随缘得道的故事。 《南游记》又名《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也称《南游华光传》,余象斗著。内容叙写华光救母的故事。华光原为如来法堂前妙吉祥灯盏,后被罚往人间,3次投胎于吃人恶妖吉芝陀圣母怀中。其间华光之母被捉受罪,华光云游寻母,最后大闹阴司。《四游记》各书体例风格迥异,内容荒诞不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射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四游记》有清道光年间致和堂本,1956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新1版。 四游记即《绣像四游合传》。 四游记明四种小说的合集。1.《东游记》,又名《上洞八仙传》或《八仙出外东游记传》。吴元泰作。二卷五十六回。叙八仙得道故事;2.《南游记》,又名《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余象斗编。四卷十八回。叙华光救母事;3.《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余象斗编。四卷二十四回。记真武大帝出身及其成道降妖事;4.《西游记传》,杨志和编。四卷四十一回。是吴承恩《西游记》的删节本。以上4种,虽都是道佛两教一类的神怪故事,但成书先后不同,语言也不统一。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本。 四游记不知编者何人。小说合集,汇编明代四种神魔小说,所叙都是佛道两教神怪故事。成书时间有先后,语言风格也不统一。《东游记》一名 《上洞八仙传》,又名 《八仙出处东游记》,两卷五十六回。署名“兰江吴元泰”,作者生平不详。叙述铁拐李、钟离权、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曹国舅八仙得道故事。八仙的传说在元代即有,但人名不确定,至《东游记》才确定下来,后再无更改。它的价值是保留了许多民间传说。《南游记》 又名 《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余象斗 (详见《皇明诸司廉明公案》)编,四卷十八回,叙华光救母事,是一部宣传佛教的通俗小说,其中有闹天宫、占清凉山、擒铁扇公主、大闹阴司等情节,构想奇幻,富于变化,文字较《东游记》为佳。而结局是华光终归佛道,宣扬宗教思想。《西游记传》署名“齐云杨致 (一作志)和”,作者生平不详。四卷四十一回,叙唐僧西行取经故事,情节梗概与吴承恩百回本《西游记》略同。文学史家已公认这是吴承恩 《西游记》的一个节本,而繁简悬殊,删改拙劣,输于文采。《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志传》,亦余象斗编撰,四卷二十四回,叙真武大帝得道降妖事,主题为道教宣传,而亦时杂佛说和民间传说。《四游记》是明代神魔小说较有代表性的一书,其内容芜杂浅陋,在文学史上地位不高。但取材于民间传说,以文人创作的形式稳定下来,加之颇具传奇趣味,故在民间影响不小,流传很广。该书明刊本已不见,清有嘉庆十六年 (1811)刊本,道光十年 (1830)刊本为复明本,题《四游全传》。1956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校勘排印。1985年,北方文艺出版社亦有排印本出版。 《四游记》si you jiFour Journeys→杨致和 (Yang Zhih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