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川省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川省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 四川省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工作,是我国全面开展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1978年10月,邓小平提出,要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步伐,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工人阶级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优异贡献》,《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25页)1978年12月举行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所通过的会议公报进一步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经营管理自主权”。在中央的推动下,同年10月,四川省委在第一书记赵紫阳的主持下,选择了重庆钢铁公司、宁江机床厂、四川化工厂、新都县氮肥厂等6个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1979年1月,四川省正式发出《地方工业扩大企业权利,加快生产建设步伐的试点意见》,制定了14项政策、措施,并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选择100个单位作为第一批试点。14项政策、措施的主要内容有:企业有权根据自己的条件制订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企业在全面完成国家计划之后,可以组织增产和接受来料加工,以及自销商业部门不收购的产品;改进企业基金制度,分别不同情况,按年工资总额和计划利润指标提取企业基金;增加固定资产折旧留成比例,以利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改善奖励制度,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建立职工的考核晋级制度,企业有权对生产劳动组织自行安排;鼓励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允许企业参加外贸谈判和签订出口合同;企业可自行确定内部管理制度,可以对玩忽职守的职工进行制裁和处分,等等。经过半年多的试点以后,四川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于1979年8月对试点企业进一步增加了一些带根本性的权利,主要是7个自主权:(1)利润提留权。企业完成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后,按计划利润最高可提留5%,超额利润可提留20%;(2)自筹资金扩大再生产权。自筹资金扩大再生产所得利润两年之内不上交;(3)多提留固定资产折旧费权;(4)销售部分产品权和计划外生产权;(5)外汇分成权;(6)灵活使用奖金权;(7)惩处权。四川省100家企业扩大自主权的试点,在经济上很快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979年上半年,试点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比全省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水平高56.7%。在四川省开展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的同时,1979年全国试点的企业共有2 000多个,1980年进一步扩大范围,增加到6 000多个。其中191个企业还先后开始进行以税代利、自负盈亏的试点。这6 000多个企业占国家预算内的4.2万个企业的16%,产值约占60%,利润约占70%。1980年9月,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决定从1981年起把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工作,在国营工业企业中全面推开,使企业在人财物、产供销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权。报告指出,试点企业取得了显著效果,一般试点企业的产值、产量、上缴利润增长幅度都超过了试点前的水平,也高于非试点企业的水平,总的来看,实现了国家多收、企业多留、职工多得。在全面推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基础上,为促进改革的健康发展,到1984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规定》要求在生产经营计划、产品销售、产品价格、物资选购、资金使用、资产处置、机构设置、人事劳动管理、工资奖金、联合经营10个方面,给企业以应有的权力。这是从四川省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以来,国家与企业之间、企业与职工之间在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方面所作的一次较大的调整,是我国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阶段。 ☚ 安徽省包产到户试点 双增双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