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湘阴县
湘阴地处湖南省北部, 南洞庭湖滨, 居湘、资两水尾闾, 东连汨罗, 西接益阳, 南邻长沙、望城。农业生产资源丰富, 素有“鱼米之乡”美誉。全县耕地40.3千公顷,山地16.1千公顷, 湖洲39.8千公顷,水面65.7千公顷, 辖32个乡镇,428个农业行政村、总人口67.4万, 其中农业人口58.5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湘阴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广大干群,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加大农村改革力度, 坚持科技兴农, 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 以推进“两高一优”农业为途径; 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积极开拓多种经营为指针, 根据农业资源特点, 大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实行区域化、规模化、市场化经营, 一个由单一低效的农业大县逐步向高效的农业强县迈进。199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1.49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 与1978年相比, 年均递增58.8%;农民人均纯收入1 958元, 增加1 812.5元。
(1)农业生产。种植业以粮、棉、茶、菜为主。1978年以来, 粮食生产连跨30万、40万、45万吨三个台阶, 全县每年向国家贡献粮食7 500万千克,1991年成为洞庭湖区第一个双季稻亩产成建制过吨粮县, 1990年国家商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交售先进县”。1995年油料总产7 650吨, 比1978年增产5751.1吨, 年均递增16.8%; 棉花总产800吨, 增产199.8吨, 年均递增5.5%。
畜牧业以饲养猪、禽为主。1995年全县发展生猪178.78万头, 出栏肥猪110万头, 分别比1978年增长4.8%和7.5倍; 发展家禽884万羽, 增长近8倍; 其中, 水禽402万羽, 比1978年增长8.4倍, 蛋产品总量1.45万吨, 增长7.9倍。
水产业是一大优势产业。水产品总量已突破5万吨大关, 增长速度和总量都居全省首位, 是全国水产先进县, 跨入了全国百强县行列。林业是一个发展较快的新型产业, 跨入了全国消灭宜林荒山先进县和绿化达标县。
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1995年,全县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63.9亿元, 主要经济指标已进入省、市先进行列。全县农田机械拥有量33.8万千瓦, 占全省首位, 被评为全国农机先进县; 水利建设跨入全省十强, 并夺 “芙蓉杯”; 能源建设、生态农业等都取得较快发展。
(2) 农业农村经济 10多年来, 湘阴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基本实现了四大转变。
一是农业由单一的产业结构向二、三产业并重转变。全县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67:27:12转变为43:33:24。1995年全县二、三产业产值12.5亿元, 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到45.1%。个体私营企业已发展到3.22万个, 从业人员达6.5万多人。全县形成了以优质大米为龙头的粮油产品加工系列, 以荞头为龙头的盐渍蔬菜食品加工系列, 以芝麻为龙头的食用油加工系列, 以高档绿茶为龙头的绿色保健食品加工系列, 以冷冻、水产、乳猪加工、分割肉为龙头的肉类加工系列, 以板鸭、味蛋为龙头的禽蛋加工系列, 年加工产值已达3.2亿元, 利税8 000万元。全县每年劳务输出达8万多人, 年劳务收入2.7亿元以上, 占农村社会总收入8.9%。
二是农业由松散型经济向规模区域经济转变。按照产业化要求, 大力发展区域性主导产业, 重点培育和发展了优质稻、棉花、茶叶、荞头、芝麻、水产品、生猪、水禽等10个大宗农产品。建成了一批优质稻、反季蔬菜、无公害优质茶、水产、家禽等各具特色商品生产基地。
三是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效益型经济转变。各级牢固树立大科技观念, 坚持向科技要效益。大力推广吨粮田开发, 猪鱼禽立体养殖, 名特水产养殖,甲鱼人工繁育等340多项实用技术, 应用率达70%以上; 发展了三倍体不育工程鲫、工程鲤, 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被列入国家 “星火计划”; 以生物防治为主体的无公害农业, 受到国际粮农组织高度赞誉; 利用远缘杂交培育高产圈养蛋鸭等高科技产业, 取得了很大效益。科技型农产品达到210多个, 优质产品产值率达到26%。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由1978年的14%提高到54%。涌现各类专业科技示范户3万户, 并创建了一批高档名牌产品。如绞股蓝袋泡茶、兰岭毛尖茶、兰岭花茶、太太茉莉银毫茶、三湘牌荞头、不育工程鲫鲤、长康麻油王等20多个品种获 “绿色食品” 和国际国内金银奖。
四是农业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全县建立和完善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50个, 年均成交额达1.2亿元; 并涌现各种运销组织、个体运输专业户等中介组织达150多个, 农民经纪人已达1 000多人, 从业人员3万多人, 运输总量占全县60%以上。1995年农业商品总值达到17亿元, 农产品商品率达到78%。发展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企业91家, 并有荞头、大米、瘦肉型猪、冻乳猪、分割肉、毛笔等23个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年创汇1.3亿元。外向型农业已成为湘阴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