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水产品种资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水产品种资源

四、水产品种资源

上海地区共有鱼类250种, 分隶于25目、88科、186属, 其中软骨鱼种类有5目、11科、13属、19种, 以鲼目为主; 硬骨鱼种类有20目77科、173属、231种, 占鱼类总数的92.4%, 以鲈型目种类为最多, 计81种, 大部分为海水鱼类; 鲤形目次之, 有55种均为淡水鱼类; 鲟形目的中华鲟和白鲮鲟是珍稀种。主要经济鱼类约50余种。
海洋鱼类有165种, 占本地区鱼类总数的66%。从区系适温性来看由三种成分组成:
❶暖水性46种,占海洋鱼类总数的27.9%。
❷冷水性13种, 占7.9%。
❸暖温性106种, 占64.2%。从生态型来看可分为三类:
❶河、海洄游性种类有7种, 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有刀鲚、凤鲚、鲥、前颌间银鱼、暗纹东方鲀 (以上为溯河性) 和日本鳗鲡、松江鲈鱼 (为降河性)等。其中鲥、刀鲚和日本鳗鲡为长距离洄游性种类;
❷河口性 (咸淡水) 种类有41种, 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有大银鱼、鲻、鲮、花鲈、棘头梅童鱼、塘鳢、舌鳎、河鲀等;
❸海水种类有117种, 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大黄鱼、小黄鱼、银鲳、带鱼、鳓鱼、马面鲀、鲐鲹鱼等。
淡水鱼类有85种, 占本地区鱼类总数的34%。以鲤形目和鲈形目为主要组成部分, 分别有55种和14种, 占淡水鱼类的81.2%, 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有青、草、鲢、鳙、鲤、鲫、鳊、乌鳢等。还有甲壳类主要有河蚌、河蚬、螺蛳、虾、河蟹等。
70年代末, 发展海、淡水养殖, 引进形成一定养殖产量的, 有中国对虾、草虾、锯缘青蟹、加州鲈鱼、淡水白鲳、罗氏沼虾等。
资源的情况随着捕捞强度的不断加大, 发生很大的变化。海洋渔业资源由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 产量一直在15万吨左右波动, 但低值鱼类的比例不断上升, 主要经济鱼类如大、小黄鱼, 70年代中期已不能形成鱼汛, 资源呈明显衰退; 长江口和杭州湾北岸带年捕捞量尚能稳定, 但个别品种如大银鱼等亦日趋衰退, 现已无生产量可考; 内陆水域淡水鱼养殖产量上升幅度非常大, 由50年代不足5 000吨, 到1996年的12万吨。内河野生捕捞由年产万吨下降到500吨以下。1968年起, 由于采取资源增殖放流措施, 目前基本稳定在2 000吨左右。造成渔业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
❶酷渔滥捕, 捕捞强度大大强于资源的再生能力, 使种群的繁衍没有休养生息的机会。最为典型的是大、小黄鱼, 从50~60年代, 年均产量在11 000吨左右, 到70年代中期以后年产8 000吨左右。同样, 鳗苗,蟹苗幼体被大量的捕捞, 导致资源加速衰退。
❷水域污染: 海岸带和内陆水域的污染, 造成沿海赤潮, 严重影响海水养殖; 内河污染最为典型的苏州河、黄浦江下游部分河段, 鱼虾绝迹,严重影响鱼类洄游路线、产卵和生长发育。

☚ (三) 梅花鹿   五、野生动植物资源 ☛
000093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5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