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巡察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巡察使 巡察使黄经臣提督京城十三门。姓名不详。改评本补其名为黄经臣。同上,他也系金吾卫本衙太尉堂官,朱勔加官时备礼来庆贺(第七十回)。 ☚ 梁应龙 窦监 ☛ 巡察使官名。唐前期由中央不定期派出的巡行地方州、县,了解民间疾苦,考察官吏政绩的使官。当其由五品以上高官要员充任时,即称作巡察大使;有时由于使命略异,或同时又称作巡省使、黜陟使等。参见〔按察使〕、〔采访使〕。 巡察使 巡察使官名。唐代置。为皇帝钦派巡视灾区,抚慰受灾百姓的钦差官。非常置。《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五》:“河南道巡察使、监察御史宋务光……” ☚ 巡关 巡捕使 ☛ 巡察使官职名。唐置。大都在水旱灾害后派遣,以五品以上官员充任。掌考察官吏,赈济灾民。或称安抚使、存抚使、宣抚使。 巡察使唐诸道临时特遣使之一。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将遣十七道巡察使,谏议大夫褚遂良请缓期发遣。二十年(公元646年)遣大理寺卿孙伏伽等二十一人以六条巡察四方,多所刺举。一察官人善恶;二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三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四察奸猾盗贼,不事生业,为私蠹害;五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晦跡,应时用者;六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太宗命褚遂良将被察官吏应惩应奖情况,分类进呈,亲自临决,牧宰以下进擢者二十人,罪死者七人,流罪以下免黜者数百人。神龙二年(公元706年)敕左右台内外五品以上官识理通明无屈挠者二十人,分为十道巡察使,二年而代(明代的巡按御史即源出于此)。景龙三年(公元709年)改称“按察使”,参见该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