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农村治保组织建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农村治保组织建设

四、农村治保组织建设

云南省的治保组织建设始于1950年下半年。开始是在省内农村部分地区建立群众治安保卫组织,后在进行民主改革的内地专、县大部分区农民协会设立了治安委员会,并按行政村建立治安小组或治安员。
1952年8月,根据中央公安部颁布的《治安保卫委员会组织暂行条例》,农村以乡普遍建立治保会。1954年4月,全省已有113个市、县(边疆尚未进行民主改革的地区除外)建立治保小组6 382个,共有治保委员4.06万人、组员1.71万人。
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期间,随着农村组织机构的调整,治保会的设置随之变动。各地治保会的设置很不统一,内地农村有的设在公社,有的设在管理区(生产大队),边疆农村一般设在乡。1961年9月,省公安厅下发《关于治安保卫委员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5 000人口以上的公社,以生产大队为单位设置治保会;5 000人口以下的公社,一般以公社为单位设置治保会。1966年,全省城乡共有治保会1.19万个,治保人员11.68万人。各地每年都对部分治保人员进行短期培训。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省治保组织受到冲击,治保人员被扣上种种“帽子”受到批判,治保组织瘫痪半瘫痪。
1978年后,中共云南省委重视落实治保人员政策,恢复、建立健全治保组织,并为受诬陷的治保人员平反昭雪,恢复名誉。1979年以后,全省农村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村尤其是边沿、高寒、分散山区治保人员的误工补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影响了治保人员工作积极性,有的治保会名存实亡。1980年4月,省公安局下发《关于加强治保会组织建设和解决治保干部误工补贴的通知》,结合实际,多种形式解决治保人员的经济报酬。对治保人员普遍进行了培训,及时指导治保组织将工作重点由过去30多年来以对地、富、反、坏四类分子的监督改造转移到开展群众性治安防范工作上来。
多年来,各地按照上述要求,狠抓治保会建设,特别是结合农村体制改革,不断对治保会进行整顿和组织重建。省财政每年都安排治保训练专项补助经费,对治保会进行一年一度的培训。治保会在维护社会治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6年,全省治保会共有14 073个,治保人员162 585人。治保会活动开展得好的占55.1%,活动一般的占42.4%,不起作用的仅占2.6%。据1996年统计,治保会开展“四防”安全检查2.76万次,排除整改隐患3.82万起,帮教违法青少年3.19万人,提供线索,破刑事案件2 900余起,协助查处治安案件9 600余起,抓获违法人员1.19万人,调解民间纠纷5.3万起。1979年以来,一批又一批工作成绩卓著的农村治保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如1990年5月,玉溪市北城镇北城治保会等2个治保组织,东川市阿旺乡碧戛村治保会主任刘家能等8名治保人员,被评为全国城乡治保会、治安联防队优秀集体、优秀工作者和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同年,路南县维则乡豆黑办事处治保会等21个单位、何勇等51位同志,分别被评为全省城乡治保会优秀集体、优秀工作者;禄劝县云龙乡云利村公所治保会等58个治保组织、苏贵等131位治保人员,分别被评为全省城乡治保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1994年5月,全省又有66个治保组织、184名治保人员分别被评为全省群防群治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 (六)深化调整改革,创新发展时期(1991—1995年)   第四节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000008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