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嗜好鼻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嗜好鼻烟 嗜好鼻烟鼻烟是用碾磨极细的优质烟草粉末配以玫瑰露、或葡萄露、或梅花露等名贵香料精心调制而成的,以嗅之辛酸为好。鼻烟种类繁多,以飞烟为上品,鸭头绿次之。鼻烟价格昂贵,名贵者,一两值白银数十两。相传鼻烟来自欧洲意大里亚国 (今意大利)。明万历九年 (1581),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汛海入广东,旋至京师 (今北京),觐见明神宗,献上此物,从此鼻烟在中国流行。鼻烟壶也是欧洲国家使节、传教士入访中国携带而来的。清初,西洋人多次向清廷进贡此类物品。据《大清会典·礼部·朝贡》 记载,雍正三年 (1725),意大利 (罗马) 教皇伯纳第多遣使觐见清世宗雍正,献上玻璃、玛瑙鼻烟壶等; 雍正五年 (1727)和乾隆十七年 (1752),博尔都噶尔 (今葡萄牙) 国王遣使来中国觐献式样颇多的鼻烟壶。清康熙年间,宫廷已开始嗅闻鼻烟,但康熙帝无此嗜好。雍正帝却一改其父之习,嗜烟如命。清宫档案中内务府造办处请档册里记有雍正帝用鼻烟一事: 雍正八年(1730) “五月十四日太监张玉柱交来鼻烟一包,传旨,此烟是怡亲王进的,朕常用,问刘三九若配得来即配作些,若配不来俟怡亲王事毕后向府内要配方做。钦此”。雍正帝对鼻烟壶极其考究,曾亲定烟壶式样: 雍正八年 (1730) 十一月二十四日,内务府总管海望持出黑地琺瑯五彩流云画玉兔秋香鼻烟壶一件,奉旨: “玉兔不好,其余照样烧造。钦此。” 同日,内务府总管海望持出桃红地琺瑯画牡丹花卉鼻烟壶一件,奉旨: “上下云肩舆山子不甚好,其余花样照样烧造。钦此。” 清高宗乾隆不仅是鼻烟嗜好者,还是鼻烟壶鉴赏家。据说鼻烟有明目、提神、去疾、活血的功效,还是当时上层社会的时尚,所以,上自一些帝王,下至不少官吏、士大夫等,都渐渐染上这个嗜好。清初的鼻烟及鼻烟壶已成为达官贵人相互馈赠的重礼,皇帝也常把它们赏赐给王公近臣,清高宗乾隆曾多次自豪地把鼻烟壶赠给外国使节。到光绪中叶,雪茄烟、卷烟盛行,鼻烟渐入低潮。 ☚ 残暴嗜杀 欣赏眼镜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