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商业银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商业银行shāng yè yín hángкоммéрческий банк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shāngyè yínháng以经营工商业及个人存贷款为主要业务的盈利性的综合金融机构。 ☚ 商业片 商用车 ☛ 商业银行人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以外的各类银行。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❶中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中国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新疆分行。 商业银行以吸收活期存款和发放短期工商贷款为主要业务的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以经营工商业贷款和存款为主要业务的信用机构。因以吸收存款为其主要资金来源,故有些国家称其为“存款银行”。早期的商业银行以办理工商业存款和票据贴现、短期抵押放款为主要业务。目前,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业务逐渐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不仅证券投资或黄金买卖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广泛开展中长期信贷、消费信贷、对外贷款、信托、租赁、保险、汇兑、咨询、代客买卖、代收代付和电子计算机服务等项业务,借以获得巨额利润。在西方国家金融机构和资产负债总额中,商业银行均占绝对优势。西方商业银行的体系主要有: (1) 分支行银行体系,即各银行可在全国各地开设分行。西方国家除美国外,基本均实行此种体系。(2) 单一银行体系,即各银行不得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目前世界上仅美国实行此种体系。实际上,战后随着银行持股公司、集团银行和联锁银行的迅速发展,单一的银行体系已日趋瓦解。 ☚ 商业发票 商业银行财团 ☛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聚集资金、直接向工商业提供贷款,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信用机构。在有些国家 (如日本) 也称“存款银行”。由于这类银行最初吸收的主要是活期存款,利用这种资金只适应短期的 “商业” 放款业务,故称为 “商业银行”。现代资本主义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十分广泛,除了向工商界提供贷款外,消费者、政府单位等也是放款对象; 不仅办理长短期存放款业务,还从事租赁、信托、保险、证券、外汇、黄金、咨询及电子计算机服务等业务,其趋势是向全能化和多样化发展。商业银行在资本主义银行体系中,以其机构数量多,业务渗透面广和资产总量比重大的优势,始终居于其他金融机构不能代替的重要地位。同其它专业金融机构相比,商业银行还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业务经营的综合性; 二是接受活期存款,可以通过发放贷款创造派生存款,扩大信用总规模。商业银行从组织形式上可分为私人银行、合资银行和股份银行等形式; 在机构设置上,有的国家实行“分支行制” (在总行下设立分支行的制度,如英国),有的实行 “单一制” (业务由总行经营,不设分支机构的制度,如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就实行这种制度)。 ☚ 货币供应量 银行存款准备金 ☛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能够提供存款货币的银行,它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由于这类银行早期以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有的国家又把它称之为存款银行。目前,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已超出了上述范围,但商业银行仍是金融体系的主体。 ☚ 金融保险 中央银行 ☛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亦称存款银行。是指有能力使贷款,至少部分贷款最终成为新的活期存款,并从中盈利的金融机构。由于商业银行只需要将部分存款额留作储备金,因而能动用更多的存款来发放贷款。当借款人收到一笔贷款时,该贷款金额即记入借款人活期存款账户的贷方,直到归还这笔贷款之前,活期存款总数就这样增加了。这样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群体,便能通过这种创立新活期存款的办法,扩大或收缩货币供应量。现代商业银行还能为顾客提供各种附加服务,诸如储蓄存款、保险和信托业务等。 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从事其他中间业务的营利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其基本特征为:(1) 是信用中介机构。它是货币资本借者和贷者的中介,也是借者和贷者的集中。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将社会上各种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然后通过资产业务将这些资金投向国民经济中各个部门和单位。(2) 是存款货币创造机构。商业银行利用其所吸收的各种存款去发放贷款。在支票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这些贷款又转化为活期存款。在这些存款不提取现金或不完全提取现金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再通过贷款将它们运用出去,从而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其他金融机构不能吸收活期存款、开立支票账户,不具有创造存款货币的职能。(3) 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以利润的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但它又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首先它经营的是借贷资本——货币这个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创造存款货币的功能;其次,它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不像一般工商企业那样是商品或劳务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借贷关系,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早期的商业银行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铸币兑换业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当时放款的主要对象是政府,并带有高利贷性质。18—19世纪,产业革命在英、法等国取得成功,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确立,高利贷性质的银行业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信用的需要,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按低于平均利润率的利息率获得贷款,普遍要求压低利息率,使生息资本从属于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奠定了客观基础。1694年,在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英国,由政府支持、私人创办的股份形式的英格兰银行成立,标志着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求的新的信用制度的确立和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此后,通过对旧式高利贷性质银行的改造和根据资本主义原则以股份形式组建这两条途径,西方国家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形式不一、规模不同的商业银行。中国自办的第一家商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于1897年成立,总行设在上海。后来,各地兴办了一些商业银行,其中有些经营达到一定规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确立了“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既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又经营商业银行业务。1979年以后,我国改革了原有高度集中的单一银行体制,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商业银行,主要有:(1)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2) 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等;(3) 地方股份制的城市商业银行;(4) 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 商业银行以经营工商业贷款为主要业务的银行。它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往来客户的存款。其贷款形式,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票据贴现和商品抵押放款为主; 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以证券业务为主,绝大部分资金投于证券市场,参与工商业活动,借以获取巨额利润。 商业银行英文Commercial Bank的意译,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的信用机构。因以依靠吸收存款为其发放贷款的主要来源,在有些国家 (如日本) 也称 “存款银行”。由于银行最初所吸收的主要是活期存款,利用这种资金只适应经营短期的 “商业”放款业务,故称为 “商业银行”。有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官商合营、国家经营等不同组织形式。各国的商业银行,多数是按照股份公司形式组织起来的,故又称 “股份银行”。它同工商业联合密切,业务范围广泛。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在银行业集中过程中,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加强对某些大银行的控制与投资,出现了商业银行的国有化。早期的商业银行以办理工商企业存款和短期抵押放款、贴现等为主要业务。而目前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其趋势是向着全能化和多样化发展,证券投资和黄金买卖占有重要地位,并开展中长期信贷、消费信贷、对外贷款、租赁、信托、保险、咨询、信息服务以及电子计算机服务等,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商业银行在资本主义银行体系中,以其机构数量多,业务渗透面广和资产总额的比重大的特点,始终居于其他金融机构不能代替的重要地位。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商业银行,如南斯拉夫的基层银行。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深化改革,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传统的金融体制进行改革,从而激发其活力。各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尽管这种银行商业化的过程并不轻松,但这是大势所趋,不改变传统的政府的银行形式,就无法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更无法实现与国际经济的接轨。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的银行。在西方,早期亦称“存款银行”,因这类银行依靠吸收活期存款作为发放贷款的基本资本来源。由于短期资金来源只适应经营短期的商业性放款业务,故称“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有独资经营、合资经营、集资经营、官商合营、国家经营等不同组织形式。各国商业银行多数是按照股份公司形式组织起来的。为扩大政府对金融的干预和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对某些大商业银行实行国有化,如法国的里昂信贷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和巴黎国民银行原是私营股份制的大商业银行,均于1946年收归国有。资本主义国家早期的商业银行以办理工商企业存款和短期抵押放款、贴现等为主要业务,而目前的趋势是向着全能化与多样化发展,证券投资或黄金买卖占有了重要地位,并开展了中长期信贷、消费信贷、对外贷款、租赁、信托、保险、咨询、信息服务以及电子计算机服务等,其业务范围在不断扩大。商业银行在资本主义银行体系中以其银行为数众多,业务渗透面广和资产总额比重大,始终居于其他金融机构之上占首要地位。如美国的商业银行是美国历史最久的金融机构,它对美国的经济、财政、货币、金融政策起到重要的作用,其持有的联邦债券总额仅次于联邦储备银行,并在美国银行体系的存放款业务中占有最大的比重。其中50家大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和存放款总额占其全国的1/3。日本的12家都市银行是日本的大商业银行,它们的资金、存贷款及债券发行余额均居日本金融界的首位。 ☚ 综合银行 发行银行 ☛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以经营工商业存、贷款为主要业务的银行。其资金来源以吸收支票往来存款为主,其资金运用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以票据贴现和商品抵押放款为主; 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则以证券业务为主,绝大部分资金投于证券市场,参与工业活动。此外,商业银行还办理其它存、放款及中间业务。商业银行最大的特点是业务范围广泛,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商业银行业务逐渐走向综合化,几乎包括了所有银行业务;商业银行存贷款比重在银行体系中最大;在各类银行机构中,以商业银行为最多; 通过办理非现金结算实现大部分的货币周转,并通过活期存款创造信用货币一支票,具有影响一国货币流通状况和货币供应量的作用。我国的商业银行是中国工商银行。 ☚ 专业银行 储蓄银行 ☛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CommerzBank联邦德国经营存放款业务的金融企业。1870年在汉堡成立,原名商业贴现银行,1940年改称商业银行。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度分散为九个区域性银行,1952年合并为三个,1958年合并一家,改称现名。总管理处分设在杜塞尔多夫、法兰克福和汉堡。该行是联邦德国金融资本的重要中心,与国内最大的商业垄断组织和工业企业组成垄断财团,在安特卫普、布鲁塞尔、芝加哥和伦敦等地设有分支机构。1970年与法国里昂信贷银行、意大利罗马银行建立欧洲银行集团,其后西班牙西美银行加入,正式组成BBCC集团。1983年国内分支机构850个,国外34个国家和地区有分支机构70个,并在我国北京设有代表处。1984年末资产总额384.57亿美元,存款259.73亿美元,股 本9.90亿美元,净利息收入5.53亿美元,从业人员22,801人。 ☚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 巴伐利亚抵押与承兑银行 ☛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包括都市银行和地方银行在内的日本民间金融机构。日本的商业银行自有资金较少,主要以存款方式吸大量资金,再向工商企业提供贷款和证券投资。目前日本商业银行拥有13家都市银行和63家地方银行,分支机构8000多个,遍布全国各地与世界各大城市。它吸收的存款额和发放的贷款额在日本银行体系中占绝对优势,已经成为日本信贷活动的主体。。 ☚ 信托银行 都市银行 ☛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Commerzbank AG“商业银行股份公司”的简称。联邦德国三大私营商业银行之一,垄断金融资本组织。1870年在汉堡成立,称商业贴现银行,1940年改称现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分解为9个区域性银行。1952年合并成立3家,即西德意志地方联合银行、商业贴现银行、商业信贷银行。1958年合成一家,恢复原名。本世纪20年代起,以它为中心开始形成商业银行财团。参加者有国内最大的商业康采恩卡尔斯塔特百货公司和考夫霍夫百货公司,并占有格尔林人寿保险公司、戈尔德施米特化学公司和阿姆巴哈纺织公司等垄断组织。活动领域主要在金融、商业、建筑、造纸和轻工部门。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较为活跃,在安特卫普、布鲁塞尔、芝加哥和伦敦等地有分支公司,同西欧其它国家大银行组成跨国银行BBCC集团。1988年资产额为996.33亿美元。总行分设在杜塞尔多夫、法兰克福和汉堡。 ☚ 德累斯顿银行股份公司 商业银行股份公司 ☛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又称存款货币银行,这是因为它在创造存款货币方面起主要作用。商业银行以经营工商业存款和放款为主要业务以盈利为目的,并为顾客提供多种服务。它通过办理转账结算实现着国民经济中的绝大部分货币周转,同时起着创造存款货币的作用。 ☚ 国有商业银行 银行资本金 ☛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从事其他中间业务的营利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其基本特征: (1) 是信用中介机构; (2) 是存款货币创造机构; (3) 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有多种类型,即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股份制的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 ☚ 金融中介机构 投资银行 ☛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为其主要经营目标的信用机构。由于这类银行最初所吸收的主要是活期存款,利用这种资金只适应经营短期的“商业”放款业务,故称为商业银行。早期的商业银行以办理工商企业存款和短期抵押放款、贴现等为主要业务。而目前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其趋势是向着全能化和多样化发展,开展中长期信贷、消费信贷、对外贷款、租赁、信托、保险、咨询、信息服务以及电子计算机服务等。综合起来看,商业银行的特点主要有: ☚ 商业信用 商业承兑汇票 ☛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s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的银行。在西方,早期亦称“存款银行”,因这类银行依靠吸收活期存款作为发放贷款的基本资金来源。早期西方商业银行的短期资金来源只适应经营短期的工商业放款业务,故称“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有独资经营、合资经营、集资经营、官商合营、国家经营等不同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国家早期的商业银行以办理工商企业存款的短期抵押放款、贴现等为主要业务,而目前的趋势是向着全能化和多样化发展,证券投资和黄金买卖有了重要地位,并开展了中长期信贷、消费信贷、对外贷款、租赁、信托、保险、咨询以及信息服务等,其业务范围在不断扩大。商业银行在整个银行体系中以其银行为数众多、业务渗透面广和资产比重大,始终居于其他金融机构之上占首要地位,是一国金融体系的主体。 ☚ 联邦储备系统 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 ☛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亦称“存款银行”。以吸收存款为资本来源、以工商企业为主要放款对象,以利润为其主要目标的信用机构。是资本主义银行业的主体。这类银行起初被认为只适应经营短期商业放款业务,故称之为“商业银行”。现代资本主义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十分广泛,除了向工商界提供贷款外,消费者、政府单位等也是放款对象; 不仅办理长短期存放款业务,还从事租赁、信托、保险、证券、外汇、黄金、咨询及电子计算机服务等业务,其趋势是向全能化和多样化发展。商业银行在资本主义银行体系中,以其机构数量多,业务渗透面广和资产总量比重大的优势,始终居于其他金融机构不能代替的重要地位。同其他专业金融机构比较,商业银行还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业务经营的综合性; 二是接受活期存款,可以通过发放贷款创造派生存款,扩大信用总规模。商业银行从组织形式上可分为私人银行、合资银行和股份银行等形式; 在机构设置上,有的国家实行“分支行制” (在总行下设立分支行的制度,如英国),有的实行“单一制” (业务由总行经营,不设分支机构的制度,如美国在本世纪20年代以前就实行这种制度)。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许多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商业银行,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12月,与钱庄、信托公司一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组成公私合营银行。 ☚ 中央银行 商人银行 ☛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business bank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