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它Shé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雷学淇校辑 《世本·氏姓》 云: “它氏。楚平王孙有田公它成。”其后或以名为氏,遂有它氏。此当系出芈姓。又,《説文·它部》: “它、蟲也。”徐鉉注: “今俗作 ‘食遮’ 切(音shé)。” 《玉篇》: “它、蛇也。”它、蛇為古今字。今“它”,音tā,亦姓。


它Tā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湖北之武汉、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 亦收载。《姓氏考略》据《世本》注云: “楚平王孙有田公它成,当为它氏之始。”
《荀子》有它嚣 (按: 嚣,《中国姓氏大全》 引作“器”,误),战国时人。

1.tuó ❶同“駝”、“駞”。《漢書》揚雄《長楊賦》:“敺橐它,燒𤑺盡”。《文選》李善注本作“橐駝”,六臣本作“橐駞”。
❷交錯。見“它它藉藉”。
2.tuō 今讀tā 同“他”。别的。《後漢書》張衡《思玄賦》:“景三慮以營國兮,熒惑次於它辰。”《文選》作“他”。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说文》:“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它,古“蛇”字。
通“他” ta
[例一]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释文》:“它,古他字。”它山,别的山。它通“他”。
[例二] 《诗·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传:“至己之死,信无它心。”《诗集传》本作“他”。
它,透母、歌部;他,透母、歌部。透母双声,歌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 上一篇:孺
  • 下一篇:宅

它tā

其他的。《邶风·柏舟》一章:“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毛《传》:“矢,誓;靡,无;之,至也。至己之死。信无它心。谅,信也。母也天也,尚不信我。天,谓父也。”

☚ 宁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

读音t·uo(ˊ),为uo韵目,属e—o—uo韵部。汤何切,平,歌韵。
❶同“他”。《诗·小雅》:“它山之石,可以为错。”(错:磨玉的石。)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t·uo(-),为uo韵目,属e—o—uo韵部。托何切,平,歌韵。
❶其他;别的。
❷[橐它]骆驼。

上一条: 下一条:

古“蛇”字。《说文》:“它,虫也,从虫而长。”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t·a(-),为a韵目,属a—ia—ua韵部。托何切,平,歌韵。
❶代词,称人以外动物或事物。

上一条: 下一条:
ㄊㄚ1451垂;拖。西南官话。云南玉溪〖tߵA44〗。这件大衣太长啦,穿上嘛要着~在地上呐。衣襟(上衣前面的部分)。闽语。福建厦门〖tߵo24〗。大~衫大襟衣。即坨。块;团。湘语。湖南长沙〖tߵo13〗。一~泥巴‖一~墨‖一~肉。花鼓戏《烘房飘香》:「我心中好像梗了一~凌冰冰冰凉。」熊尚志《古老的紫铜锣》:「你拍拍你的那两~肉看看,响不响!」用在句末,表强调语气。西南官话。湖北武汉:你快点把渣滓倒了~‖把汤趁热喝了~。

他;它;她tā tā tā

【同】 都是代词;都称代你、我以外的第三者。
【异】 “他”在书面上,指称男性;不明确是男性或女性时也用“他”,可以表示通性;可以指别人,也可以指别事、别地;用在同“你”并列的语句里,表示彼此共同或相互怎么样;用在动词和数量短语之间,表示虚指,例如:“睡他一天一夜”。[例]~是个好人。“它”书面上用于指称人以外的动物和事物;口语中跟“他”、“她”无区别;也可用在动词和数量短语之间表示虚指。[例]先种~几亩试试。“她”在书面上,指称女性;也可用于称呼国家、故乡、组织、山河、书刊等事物,表示敬爱、珍视的感情。[例]~丈夫当了劳模。
【反义】 他—我 己 本/ 它—本/ 她—我 己 本

*牠tā

❶指称人以外的事物
 △ 苹果烂了,把~扔掉。
❷姓。

它牠

用来称人以外的事物的代词:~们︱~山之石,可以攻玉。

它tā

代词,指代人以外的其他事物:它是我们邻居家的狗。

它ta

它们 之死靡它1

它ta

代词。称人以外的事物:人们赞美松树,因为~代表了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猫头鹰是一种益鸟,但有的人却把~看做一种不吉祥的东西|困难摆在我们面前,就看有没有决心去战胜~|这种药很有效,不过~的副作用也不小。

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脊椎爬蟲部 > 蛇 > 蛇 > 它
它  shé

同“蛇”。

它tā

〖代词〗
表示旁指。可译为“另外”、“旁”(1)。《义田记》:况于它人乎! ——何况对待旁人呢!

它牠tā

别的,其他的。《诗经·小雅·鹤鸣》:“~山之石,可以攻玉。”《荀子·议兵》:“无~故焉。”
另见674页tuó。


它tuó

同“驼”。《汉书·扬雄传下》:“殴橐~。”(橐tuó它:骆驼。)
另见634页tā。

*ta

CBFC
❶代词,专指事物:那桌子太碍事,你把~挪走。
❷指示代词。别的,其他的:~山之石。

他 彼 其(无出~右) 夫 渠 厥之
鄙称他人:犬(豚~) 小子 鼠辈
他的:其(~夫;~舰;~才) 乃 厥
他们:夫 渠辈
他人:人(人家;异人)
敬称他人:马前
他们的:
女性的她:她 伊(~人)
他,她:渠侬
事物的它:它 佗 也 夫 之 渠
他,它:

☚ 自己   人民 ☛

它牠tā

称人以外的事物。如:这碗饭你把它吃了。

它[牠]tā

 (称人以外的事物) it: 把 ~ 拿到厨房去。 Take it to the kitchen. 这把雨伞你把 ~ 带上。 Take this umbrella with you. 这杯酒你喝了 ~。 Drink this glass of wine.
◆它们 they

它,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或體作
象形,“蛇” 的初文。文獻假借爲指示代詞,乃造 “蛇” 字表示本義。卜辭或用作指示代詞。銘文或假借爲“匜”。
楚簡帛文作,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

它·也·匜tā,tuō·yě,yí·yí

(甲) (金) (篆)
这三个都是象形字。一曰像蛇(shé)。甲骨文也、它同字,读为tuō(古为“托何切”);二曰像女阴(许慎);三曰像古代的洗漱用的盆盂,称之为“匜”(yí)。《正字通》说,“也”便是“匜”,被借作虚词后,再加一“匚”,表示器皿。清代学者王筠也认为“也”是“匜”之本字。因字源、字义不同,读音各异,作声符时是多音字,生成的字有:
tuo
阴平:拖(拖拉机)
阳平:陀(陀螺)
跎(“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钱鹤滩《明日歌》)
沱(沱江,在四川)
驼(骆驼)
砣(《字汇》:“砣,碾轮石也。”)
鸵(鸟名)
酡(酒后脸红,“修名未立身将老,青史当前面易酡。”——柳亚子《奇泪》)
柁(房屋结构中柱子上的横木)
坨(圆块,泥坨)
陁(盘陁)
duò
舵(舵手,也写作“柁”)

它(第三人称代词,古可指人)
铊(金属元素)
他、她
yi
阳平:迤(逶迤)
(移动)
蛇(委蛇)
椸(一种衣架)
上声:迤(迤逦)
酏(酏剂)
去声:(重叠)
相关链接
1.因为“也”作声符时是多音字,由它生成的字也多音,如“池”,《唐韵》:“徒河切。”音驼,与“沱”通;“迤逗”则读为tuōdòu。施,以“也”为声符,也读yí,如《齐人有一妻一妾》:“施施从外来。”
2.“地”,是古“坠”字的简化。上古有“坠”无“地”。《楚帛书》中的“坠”,由阝、它(也)、土合成。从甲骨文到楚帛书,“它”,先是猪,后是人或是蛇。意为“它”从山崖坠落到地上。后省去“阝”剩下土、也,属会意字(详见陈政《字源谈趣》454页)。《释名》说:“地,底也。”地,由“底”而得音。
3.王筠,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代表作有《说文例释》。

189.趣談“它”字

它,現在用作代詞,它是用同音假借法。“它”是一條蛇,而且是眼鏡蛇。遙想古人狩獵,終日奔走于草莽森林,遇見蛇是經常的,甲骨文的“它”像蛇咬脚跟。金文“它”則像一條眼鏡蛇,看到了蛇,怕得説不出話來,連呼“它! 它! 它! 它!”“它”可能就是讀音的由來。簸箕借爲“其”,因爲是篾子編的,所以加“竹”返還;“蛇”借爲“它”,因爲蛇是動物,所以加“虫”返還。


甲骨文;金文;金文;篆tā

[象形,像蛇咬人的足跟。(《説文》:“它,蟲也。從虫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它或從虫。”它,甲骨文像“蛇向人進攻,‘止’示動符”。它,蛇本字。《説文》所提供的 :“它,秦石刻字也。”與甲骨文相差無幾,得知初文“它”“也”爲一字,後來發生了同源異化。三千年過去了,仍瓜葛難分,“它”(第三人稱指物)、“他”(第三人稱指人),讀音無異。初文像“蛇”形。古人在打獵時奔走于叢林草莽,遇到蛇是經常的事,人蛇相鬥,互有傷亡,蛇口劇毒,人所共懼。所以看到“蛇”會驚呆,説不出話,只是喊:“它,它,它!” 時至今日,談蛇失色者,仍大有人在,何况古代。“禹”捕蛇能手,所以受人尊敬,恐怕不無道理。它,後借以表示另外〈其他〉。)]
[宋] 秦醇 《趙飛燕别傳》:“趙后腰骨尤纖細,善踽步行。若人手執花枝,顫顫然,它人莫可學也。”(踽jǔ,獨行。)

它(tā)

,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艸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凡它之属皆从它。蛇,它或从虫。臣铉等曰:今俗作食遮切。”(托何切)
段玉裁注:“上古者,谓神农以前也。相问无它犹后人之不恙、无恙也。语言转移,则以无别故当之,而其字或假佗为之,又俗作他。经典多作它,犹言彼也。”
容庚、商承祚都说,“它”与“虫”为一字。甲骨文作,金文作。卜辞中有借“它”为代词者,所以又造了“蛇”字来表示其本义。战国包山楚简作。“它”后来加人旁为“佗”,隶变后作“他”。“它”多作声符,从“它”得声的佗、陀、拕、驼、施等多含有屈曲不正的含义。
它部没有属字。

它牠tā

(5画)

【提示】匕, 不要错写成七。

*它〔牠〕tā

5画 宀部 代词。书面上指代人以外的事物。

它()


甲骨文合集4813,殷
丁巳卜, 𡧊, 貞乎弘弗桑[若]。
按: 象蛇之頭、身、尾形。卜辭用爲動詞,有損害、禍患之意。

甲骨文合集14354,殷
貞元示五牛,它示三牛。
按: 卜辭“它示”指代旁系先王。

甲骨文合集10063,殷
…………它……

甲骨文合集10065,殷
……其……它……

沈子它簋蓋,殷周金文集成4330,西周早期
它曰: (拜)𩒨首, 敢䀑(𢯲)卲(昭)告。

師遽方彝,殷周金文集成9897,西周中期
用乍(作)文且(祖)它公寶(尊)彝。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33,戰國
(螝)䘍(蠆蟲)它(蛇)弗𧍷(蠚)。

郭店楚墓竹簡·六德14,戰國
因而它(施)录(禄)安(焉)。
按: 右下有飾筆。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民之父母12,戰國
亡(無)聖(聲)之樂, 它(施)(及)孫

☚ 它部   龜部 ☛

它tā

甲骨文、金文和小篆象蛇形,是蛇的本字。甲骨文里常有“无它”的话。《说文》说:“上古草居患它(蛇)。故相问‘无它乎?’”小篆因字形已不明显,又作加虫旁的蛇字。它与蛇的声母演变如兑说税、堆谁、堵暑例。中古读tuō。韵变如佗(驮本字)他、合荅塔、漯(luò,漯河,在河南)又读tà(古水名,在山东)例。隶楷不象形,蛇头变成宀形、匕上也有一部分是蛇头的下部,下面是蛇身。它字又分化出“也”字,再分化为佗、他等字。古代已用于指第三身。现在也用于第三身,专指事物。组词如:其它(同“其他”)。

它牠★异◎常★常◎常


象形,甲骨文象蛇形,有头、身、尾;金文1与“也”同,象有柄的盛水器具形,是“匜”的本字;金文2、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它”。旧读tuō,后读tā,本义为一种爬行动物(是“蛇”的本字),假借为代词,指代人以外的动物、植物或事物,表示别的、另外的等。牠,造字本义未详,读tuó,牛无角;又读tā,代词,与“它”同。《异体字表》以“牠”为异体字。
【辨析】
❶“它”与“牠”不是等义异体字。
❷以“它”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tā:铊∣tuó:鸵、驼、佗、陀、坨、沱、柁、砣、跎、酡∣duò:舵。
❸它/蛇 见363页“蛇”。
❹它/他/她 见397页“他”。

(tuō/shé)

託何切。古“蛇”字。今分蛇音,食遮切。
【按】“它、蛇”古今字,“它”爲古,“蛇”爲今。它,今常音tā 。

*它t’a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 虫也。 从虫而長,象冤曲尾形。 上古艸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凡它之屬皆从它。 ,它或从虫。 (十三篇下)
腳趾常被蛇咬,以之表現該種爬蟲。

☚ 瓦   禾 ☛
0000085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