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唐两京城坊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唐两京城坊考》

《唐两京城坊考》

是一部记述唐代都城长安(今西安)、洛阳两地地理故实的史书。清徐松撰。徐松(1781~1848),字星伯,北京大兴人。清嘉庆十年进士,授编修。著有《西域水道记》、《新疆识略》、《元史西北地理考》、《西夏地理考》,辑录《宋会要》,参与了收有唐代23000篇散文作品的《全唐文》的编辑。《唐两京城坊考》共5卷。第1至4卷记述长安,第5卷记述洛阳。作者据《永乐大典》中《河南图志》,并采金石传记,旁及唐人文集、笔记等,参照程大昌等人所作的《长安图》,于嘉庆十五年(1810)撰成此书,当年刊行。作者曾言及引用资料的种类超过400种。张穆曾为之校补。叙长安、洛阳两京城坊、宫殿、官署、街市、苑囿、廨宇、寺观、住宅、渠道之分布等。其中诸访内廨宇、寺观和贵族官吏之宅邸,尤为详记。作者对于在此书中作为资料参考的《长安志》的校定,也相当出色。它是研究唐代两京城古貌的重要史料。道光三十年(1850)程鸿诏作《唐两京城坊考校补记》1卷,被缪荃孙收入《藕香零拾》。此书在清代有《连筠簃丛书》本、《畿辅丛书》本,民国时有《丛书集成初编》本传世。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唐两京城坊考

城镇志。清徐松(1781—1848)撰。五卷。松字星伯,直隶大兴(今北京市)人。嘉庆进士,授编修。坐事谪戍伊犁。致力史地研究,成绩卓著。著有《西域水道记》、《新斠注地理志集释》、《汉书西域传补注》等书。嘉庆十四年(1809)奉诏纂辑《全唐文》,于《永乐大典》中得元《河南志》,并取宋敏求《河南志》原文,合以程大昌《雍录》,李好文《长安志图》,兼采金石、传记,旁及唐人诗文集、笔记中有关唐代两京城坊记载,重加撰述,于嘉庆十五年(1810)成书。卷一前冠西京地图六幅,卷五前冠东都地图四幅。叙述长安、洛阳二京城坊、里巷、宫殿、苑囿、官署、渠道分布,尤详于诸坊内廨宇、寺观及贵族官吏宅邸。搜罗考核,用力甚勤。对研究唐史及两京故实,足资参考。时人张穆为之校补。于宋敏求《长安志》、《河南志》之外所增补内容皆未加说明或注明出处,是其不足。有《连筠簃丛书》本,《畿辅丛书》本;《丛成集成初编》本。另清程鸿诏撰有《唐两京城坊考补记》一卷,收入《藕香零拾》丛书,可资参考。

唐两京城坊考

唐两京城坊考

古代城市地理名著。清徐松撰。其曾参与纂辑《全唐文》。由此而积累大量有关唐代西京长安城及东京洛阳城的资料,此书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史料编著而成。书初成于嘉庆十五年 (1810年),后又不断增补材料,至道光二十八年 (1848年)著者逝世当年始得刻印出版。后期曾有张穆协助校订和整理,并略作补充。全书共五卷。前四卷为两京,后一卷为东京,详述其宫殿、苑囿、台观、寺院、衙署、街市、住宅、渠道等胜迹,并力求复原其所在方位,绘制有多幅平面示意图。对研究唐代都城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唐两京城坊考》刻印后两年,有程鸿诏作《唐两京城坊考校补记》一卷。《唐两京城坊考》除刻本外,今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尚存稿本一册,共三十四页。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 历代宅京记   宋东京考 ☛
000003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