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文献。 马克思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1888年《格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出版单行本时,恩格斯才把它作为附录,第一次公诸于世。恩格斯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著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08-209页)。《提纲》共有11条,可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新唯物主义的基本特点、对旧唯物主义各种错误观点的批判、旧唯物主义和新唯物主义的不同观点、新唯物主义的根本宗旨等五个部分。 实践的观点是《提纲》的基本观点,实践思想是《提纲》的灵魂,它犹如一条红线贯串全篇。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认识论,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论哲学的消极性和直观性,奠定了辩证唯物论的基础;把实践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奠定了历史唯物论的基础;最后,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提出了无产阶级哲学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 因此,《提纲》标志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建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提纲》中的实践观点指导并鼓舞著人们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并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都有著直接的指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