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钲 钲zhēng古代乐器。行军中与鼓交替使用,用以传令。《小雅·采芑》三章:“钲以静之,鼓以动之”。《说文》:“钲,铙也。”段玉裁注:“铙如铃,无舌有柄,执而鸣之,以止击鼓。” ☚ 铃 造舟 ☛ 钲读音zh·eng(ˋ),为eng韵目,属ing—eng韵部。 上一条: 静 下一条: 鉦 钲读音zh·eng(-),为eng韵目,属ing—eng韵部。诸盈切,平,清韵。 上一条: 眐 下一条: 鉦 钲鉦zhēng古代一种铜制的打击乐器,像钟而较小,有长把,多在行军时敲击。 钲zhēng古代行军时用以节制步伐的打击乐器,用铜制成,形状像钟,但比钟狭长,有柄,用槌敲击,盛行于春秋时期南方各地。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擊樂器部 > 鐘磬 > 鉦1 鉦1 zhēng 鐘體正面之上段。形如鉦,故稱。《周禮·考工記·鳧氏》:“鼓上謂之鉦。”孫詒讓正義:“《鼓人》注云:‘鐲,鉦也,形如小鐘。’凡鐘上段殺小,其形如鐲,故謂之鉦。” 钲【同义】总目录 钲神钲 钲zhēng古代军中乐器,形似铃而狭长,有柄。《诗经·小雅·采芑》:“~人伐鼓。”(伐:敲击。) 钲*鉦zhengEEDB 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梆(梆子;南~) 简(简板;简版) 木鱼 拊搏 ☚ 打击乐器 钟 ☛ 乐器 乐器乐(乐具;乐物;乐品;民~;器~) 雅器 弦管 银字 鼓拍 另见:娱乐 弦 弹奏 击乐 乐声 悦耳 ☚ 乐器 弦乐器 ☛ 钟 钟钟(~鼎;~鼗;霜钟;金~;铜~;晨~) 另见:钟声 ☚ 打击乐器 鼓 ☛ 钲古代乐器。亦称“丁宁”。形态与铃相似。柄在当中,上下相通。作战时敲击表示收兵罢战。 钲满族打击乐器。铜质,形如盘,面平,四周用木框,穿孔系以绳,框左右各安铜环2。演奏时,悬之于颈,以木槌击之。清宫廷用于演奏卤簿乐。 钲 钲古代打击乐器。铜制。《说文》:“钲,铙也,似铃,柄中,上下通。”殷周时期的钲与铙(nao)形制上并不相同。后汉李尤《钲铭》:“誓饬师旅,申严号令;以肃纪律,万众是听。”谓用于军事。唐杜佑《通典》: “近代有如大铜叠,悬而击之,以节鼓,呼曰钲。”明示系锣形乐器。《明会典·大驾卤簿》: “金钲四面,铜质,竹匡,用红梗系钲于匡。钲径九寸五分。”用于鼓吹仪仗乐队,悬于双龙架上,木槌击之发音。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都有编钲。 ☚ 鎛 铎 ☛ 钲 钲古代打击乐器。铜制。《说文》:“钲,铙也,似铃,柄中,上下通。”殷周时期的钲与铙(nao)形制上并不相同。后汉李尤《钲铭》:“誓饬师旅,申严号令;以肃纪律,万众是听。”谓用于军事。唐杜佑《通典》: “近代有如大铜叠,悬而击之,以节鼓,呼曰钲。”明示系锣形乐器。《明会典·大驾卤簿》: “金钲四面,铜质,竹匡,用红梗系钲于匡。钲径九寸五分。”用于鼓吹仪仗乐队,悬于双龙架上,木槌击之发音。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都有编钲。 ☚ 鎛 铎 ☛ 钲zhēng古代乐器。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以物击而发出声音。 钲(鉦)zhēnɡ (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 a bell-shaped percussion instrument, used in ancient times by troops on march 钲zheng【佛教】small gong 钲金类铜质击奏乐器。亦名丁宁。《左传》宣公四年:“伯棼射王,汰辀,及鼓跗,著于丁宁。”湖北江陵雨台山488号、湖南慈利石板村36号等楚墓中有出土,其形与甬钟相似,但执柄而奏。 钲秦代乐器。1975年出土于秦始皇陵兵马俑1号坑,共十余枚。钲既是古代的一种青铜乐器,同时,也常使用于古代军队,即《吴子·应变篇》所谓:“鼓之则进,金之则止”,作为军中的指挥工具使用。秦俑坑出土的钲,其形状如钲似铃,有柄无舌,敲击作响,柄上有一鼻状环,可能原来是挂在战车上的。通高27厘米,重4.6斤。身长10.5厘米、柄长10厘米。无乳钉,钲身满饰变形夔凤纹。 △钲(鉦)zhēng10画 金部 古代行军时用的一种铜制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比钟狭长,有长柄。 钲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