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哀莫大于心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哀莫大于心死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田子方》)

鉴 赏

随着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它对生命的看法也在整个世界文明中占据了统治地位。生命是什么?古希腊人的回答很简单,亚里士多德说:“绝大多数动物都有某种心理素质或倾向的迹象。这种心理素质在人身上显得更加分明,……人身上的上述某些素质,同动物身上相应的素质比较起来,也只有是差别而已。”认为人不过就是一种高级动物而已。

既然人是动物,那么当然要将自己的动物性扩展到最大化。这样,野蛮、放纵、堕落,便成了合逻辑的推论。

到了20世纪以后,这种动物化了的生命观伴随着西方文明的东传一起来到了中国。鲁迅就说:“人不过是人,不再夹杂着别的东西,当然再好没有了。倘不得已,我以为还不如带些兽性。”(《略论中国人的脸》)为了摆脱民族的疲软,这位文豪已经不惜启灵于禽兽了。到了今天,国人心中“兽性”真的成了气候,先生倘若地下有知,又该说些什么呢?

出现这种尴尬局面的关键,在于我们不太清楚,中国古人有一种与西方人不同的生命观。

在中国古人看来,人的身体与心灵并非完全是同一个东西。心并不仅仅只是指肉质的心脏,更是指其中包蕴着的神明。这个神明并非如西方人认为的那样,只是肉体的派生物,而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正因为如此,它的灵动与否,就成了生死攸关的事情。身体可以死亡,但心不能死。否定了心,也就否定了生命本身。

更重要的是,在古人看来,“心”不仅仅是一种认识功能,而是与其对象“物”本来是一个东西,只不过以两个“名”来指称罢了。《老子·一章》云:“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说的就是当下的这种心生物、物赋名的过程。这个过程与肉质的身体没有关系。肉质的身体只是提供了眼、耳、鼻、舌、身、意的一整套认识器官,起一个过滤的作用。这六个器官从来不是什么可靠的东西,“心”的整体的能量运动恰恰被它们扭曲了。所以中国古人非常重视对心性的修炼,这不仅仅是今人所谓的修身养性,其本身就有改造世界的意义。

进入现代以后,这个修心的传统在主流的思想世界里断掉了。即便是最深刻的哲学家,也不由自主地掉入了西方主客二分的思维陷阱中。以这样的眼光来读中国古代原典,误读是不可避免的事。古人对“心”的强调被等同于西方人的“唯心主义”,充其量,也不过为这个已经物化了的世界打一点道德补丁而已。

不将基本的生命观调整过来,想真理解博大精深的国学,几乎不可能。


“哀莫大于心死”注释、译文和感悟 - 可可诗词网

哀莫大于心死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注释】 ①心死:心丧失了天性,与现在我们所指的“绝望”有所不同。
 【译文】 没有比心死更大的悲哀了,人身生命的死亡还在其次。
 【感悟】 心态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态。健康、乐观、充满希望的心理,有益于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

哀莫大于心死

心死: 心象熄灭了的灰烬一样。谓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精神麻木不仁。《庄子·田子方》: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哀莫大于心死

莫:没有。心死:形容意志消沉,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意为人生的悲哀,以对生活完全绝望为最。

哀莫大于心死

心死:指人精神上崩溃,丧失信心。最可悲哀的事情,莫过于丧失信心,消沉绝望。指活着而没有理想追求,比死还难受。《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例】无视人的主体地位、性质和力量,因此消极被动地对待和处理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各种问题,则是人的最大悲剧。正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徐景翀《哀莫大于心死》)

哀莫大于心死āi mò dà yù xīn sǐ

despair is the greatest sorrow; nothing gives so much cause for sorrow as hopelessness (/losing hope/the death of one’s heart); there is no greater sorrow than despair;there is no poverty like poverty of spirit; there is nothing worse than apathy; there is no grief so great as that for a dead heart
❍ 罢官之后他没有自暴自弃,因为他懂得: “~”。After he was dismissed from office he did not give himself up as hopeless because he knew that “despair is the greatest sorrow”./夫~,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Nevertheless,nothing gives so much cause for sorrow as the death of one’s heart,and the death of one’s body is secondary.

哀莫大于心死ai mo da yu xin si

there’s no grief greater than the death of the mind

哀莫大于心死āi mò dà yú xīn sǐ

心死:指灰心丧气。人生最可悲的事情没有比心灰意冷、意志消沉更大了。也用于指人陷于错误的思想行动中而不能自拔。There is no grief greater than the death of one’s mind. Nothing gives so much cause for sorrow as the death of one’s heart. There is nothing worse than apathy, despair is the greatest sorrow

哀莫大于心死āi mò dà yú xīn sǐ

【解义】最可悲的莫过于意志消沉和丧失进取心了。
【用法】形容心死比悲哀的程度还重。
【例句】面对灾难,我们要振作精神,努力奋斗,要知道~。
【近义】 心灰意冷
【反义】发愤图强

哀莫大于心死āi mò dà yú xīn sǐ

心死:指意志极度消沉,完全丧失进取心。再没有比丧失意志更可悲哀的了。也指人沉迷于错误的思想行动而不可救药。《庄子·田子方》:“仲尼曰:‘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例】~,连续经历了几次沉重打击后,他变得对生活毫无信心了。
〔近〕心灰意冷 前者偏重说明最大的悲哀在于心死的哲学道理;后者偏重形容人失望消沉的精神状态。
〔注〕“莫”是不定代词,意为“没有什么”,不能理解为副词“不”。

哀莫大于心死āi mò dà yú xīn sǐ

【释义】没有比意志消沉,丧失信心更可悲哀的了。
哀:???. 莫:??. 于:???.
心死:???? ??.
???? ?? ??? ? ???? ??.
【例句】1.哀莫大于心死,所以你一定要振作精神。
???? ?? ??? ? ???? ??? ?? ??? ?? ?? ??.
2.几次生意失败后,他心灰意冷,真是哀莫大于心死。
??? ? ? ???? ?? ???? ??? ????. ?? ??? ?? ?? ?? ? ???.
?心灰意冷????. ????.

哀莫大于心死āi mò dà yú xīn sǐ

于:比。心死:意志极度消沉,完全丧失进取心。没有比丧失意志更可悲哀的了。也指人沉迷于错误的思想行动而不可救药。
〔例〕~,他再也不关心世事,只是成天默坐而已。
【提示】“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的意思。

哀莫大于心死āimòdàyúxīnsǐ

〔其他〕 最可悲的事,莫过于麻木不仁,不思进取。语出《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况周颐《蕙风词话》:“~,读先生此词,犹有天良触发否乎?”
△ 用于描写人消沉至极。
【近义】心灰意冷
〖反义〗发愤图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