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980年开始试编,1981年制定国际收支统计制度,1985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公布1982~1994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每季编制一次,相继进行公布。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标准构成
贷方 借方 一、经常账户 (一)商品和劳务 1.商品 2.劳务 (1)运输 (2)旅行 (3)通讯服务 (4)建筑服务 (5)保险服务 (6)金融服务 (除保险外) (7)电脑和信息服务 (8)专利费和手续费 (9)其他商业服务 (10)其他私人服务 (11) 政府服务 (二) 收益 1.雇员报酬 2.投资报酬 (1)直接投资收益 (2)证券投资收益 (3)其他投资收益 (三)转移 1.中央政府转移 (1)债务豁免 (2)其他赠予 (3) 中央政府的其他转移 2.其他部门的转移 (1)债务豁免 (2)其他赠予 (3)工人汇款 (4)移居转移 (5)其他转移 二、资本账户 (一)资本,不包括储备资产 1.直接投资 (1)本国在国外的直接投资 (2)外国在本国的直接投资 2.证券投资 (1)本国的对外资产 (2)本国的对外负债 3.其他资本 (1)本国的对外资产 (2)本国的对外负债 (二)储备资产 1.货币性黄金 2.特别提款权 3.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4.外汇资产 (1)外国通货和存款 (2) 外币证券 5.其他债权 注:该表为IMF即将公布和出版的《国际收支手册》 (第5版) 中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标准构成。本书引用时省略了一些细目。
中国国际收支概览表
1982—1994
单位:百万美元
项 目 | 1982年 | 1984年 | 1985年 | 1986年 | 1994年 | 一、经常项目 | 5,674 | 2,030 | -11,417 | -7.034 | 7,658 | 1.贸易 | 4,249 | 14 | -13,123 | -9,140 | 7,290 | 出口F.O.B | 21,125 | 23,905 | 25,108 | 25,756 | 102,561 | 进口F.O.B. | 16,876 | 23,891 | 38,231 | 34,896 | 95,271 | 2.劳务 | 939 | 1,574 | 1,463 | 1,727 | -969 | 收入 | 3,604 | 4,819 | 4,532 | 4,927 | 22,104 | 支出 | 2,665 | 3,245 | 3,069 | 3,200 | 23,073 | 3.无偿转让 | 486 | 442 | 243 | 379 | 1,337 | 私人(净额) | 530 | 305 | 171 | 255 | 836 | 官方(净额) | -44 | 137 | 72 | 124 | 501 | 二、资本项目 | 338 | -1,003 | 8,972 | 5,943 | 32,644 | 1.长期资本 | 389 | -113 | 6,701 | 8,238 | 35,756 | 流入 | 3,312 | 4,128 | 9,531 | 11,393 | 60,789 | 流出 | 2,923 | 4,241 | 2,830 | 3,155 | 25,033 | 2.短期资本 | -51 | -890 | 2,271 | -2,295 | -3,112 | 流入 | 244 | 223 | 11.346 | 9,343 | 1,004 | 流出 | 295 | 1,113 | 9,075 | 11,638 | 4,116 | 三、错误与遗漏 | 279 | -932 | 92 | -184 | -9,775 | 四、储备资产增减额 | -6,291 | -95 | 2,353 | 1,275 | -30,421 |
资料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 基本上是参照IMF的标准格式来编制的,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它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误差与遗漏和储备资产增减额四大部分,每个细目的内容和统计口径根据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特点来确定。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China statement of internationalbalance of payments1980年开始试编,1981年制定国际收支统计制度,1985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公布1982~1994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见表34)。每季编制一次,相继进行公布。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基本上是参照IMF的标准格式来编制的,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它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误差与遗漏和储备资产增减额四大部分,每个细目的内容和统计口径根据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特点来确定。 表3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标准构成 贷方 借方一、经常账户(一)商品和劳务1.商品2.劳务(1)运输(2)旅行(3)通讯服务(4)建筑服务(5)保险服务(6)金融服务(除保险外)(7)电脑和信息服务(8)专利费和手续费(9)其他商业服务(10)其他私人服务(11)政府服务(二)收益1.雇员报酬2.投资报酬(1)直接投资收益(2)证券投资收益(3)其他投资收益(三)转移1.中央政府转移(1)债务豁免(2)其他赠予(3)中央政府的其他转移2.其他部门的转移(1)债务豁免(2)其他赠予(3)工人汇款(4)移居转移(5)其他转移二、资本账户(一)资本,不包括储备资产1.直接投资(1)本国在国外的直接投资(2)外国在本国的直接投资2.证券投资(1)本国的对外资产(2)本国的对外负债3.其他资本(1)本国的对外资产(2)本国的对外负债(二)储备资产1.货币性黄金2.特别提款权3.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4.外汇资产(1)外国通货和存款(2)外币证券5.其他债权 |
注:该表为IMF即将公布和出版的《国际收支手册》(第5版)中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标准构成。本书引用时省略了一些细目。 表3-4 中国国际收支概览表 1982—1994 单位:百万美元 项 目 | 1982年 | 1984年 | 1985年 | 1986年 | 1994年 | 一、经常项目 1.贸易 出口F.O.B 进口F.O.B. 2.劳务 收入 支出 3.无偿转让 私人(净额) 官方(净额) | 5,674 4,249 21,125 16,876 939 3,604 2,665 486 530 -44 | 2,030 14 23,905 23,891 1,574 4,819 3,245 442 305 137 | -11,417 -13,123 25,108 38,231 1,463 4,532 3,069 243 171 72 | -7,034 -9,140 25,756 34,896 1,727 4,927 3,200 379 255 124 | 7,658 7,290 102,561 95,271 -969 22,104 23,073 1,337 836 501 | 二、资本项目 1.长期资本 流入 流出 2.短期资本 流入 流出 | 338 385 3,312 2,923 -51 244 295 | -1,003 -113 4,128 4,241 -890 223 1,113 | 8,972 6,701 9,531 2,830 2,271 11,346 9,075 | 5,943 8,238 11,393 3,155 -2,295 9,343 11,638 | 32,644 35,756 60,789 25,033 -3,112 1,004 4,116 | 三、错误与遗漏 | 279 | -932 | 92 | -184 | -9,775 | 四、储备资产增减额 | -6,291 | -95 | 2,353 | 1,275 | -30,421 |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公布。 ☚ IMF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储备 ☛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准表式,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制定。表内项目分四大部分:经常项目、资本(资金)往来项目、误差与遗漏、储备资产增减额。 表中四大部分的关系是:经常项目、资本(资金)往来项目和误差与遗漏项目的合计数,等于储备资产增减额项目的合计数,但符号相反。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在列借方和贷方金额的同时列借贷差额,本身具有一定的分析性质。 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标准表式比较,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相当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标准表式的经常项目;资本(资金)往来项目相当于标准式中的除储备以外的资本项目;错误与遗漏单列;储备资产增减额相当于标准表式中的储备项目。 经常项目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标准表式中的“A·货物、劳务和收入”及“B·无偿转让”,划分为:“对外贸易”、“非贸易往来”、“无偿转让”三个分项。 对外贸易 包括出口和进口。指通过中国海关进出口的货物(或商品),以海关进出口统计资料为基础,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的要求进行了调整。如,从中扣除了不是签订对口合同的来料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因为这类贸易所有权没有转移(国际收支统计以所有权变化为原则);从中扣除了进出口商品的退货金额;扣除了外国驻华使馆(包括国际组织在中国的驻在机构)进出口金额(因为它们不是中国“居民”)。国际收支统计以居民与非居民交易为对象。进出口金额均按离岸价统计。 非贸易往来 包括货运和其他运输收支,旅游收支,投资收支,以及其他非贸易往来的收支。中国国际收支统计中非贸易往来项下各项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标准式有关项目内容基本相同;只“旅游”不完全相同。各项目资料来自有关部门的业务统计和会计科目,其中有一些直接取自有关统计、旅游统计、利用外资统计、国家外汇收支存统计等。其中: ❶货运。指伴随商品及其他可移动货物所发生的运输、保险和其他推销业务的费用收入和支出。其中,“运费”,指中国运输部门与外国和港澳地区之间发生的运费收支。“保险”,指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接受外国、港澳地区的客商投保商品收入的保险费和对外支付的赔款,及对外国、港澳地区保险公司分出分入保险业务中收入和支出的货运保险费、赔款及手续费;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接受国内出口单位在出口货物按到岸价格成交时,投保商品收入的保险费;国内单位向国外保险公司投保进出口商品支付的保险费和收入的赔款。 ❷港口供应与劳务。指中国海、空港对外国运输工具提供港口使用、设备维修和供应的油、水等,以及我国对外国、港澳地区的船舶救助打捞和拖航收入的费用;我国运输工具使用境外海、空港,进行设备维修、补给油、水和其他物资对外支付的费用。 ❸旅游收支。指中国有关部门为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来我国旅游提供服务,和对旅游者提供餐宿、出售商品、提供旅客运输工具等收入费用; 中国公民及外国侨民出国访问、出席国际会议、参加国际活动、探亲等对外支付的费用。中国国际收支统计的“旅游收支”,考虑到旅游统计的习惯作法以及实际统计中的困难,包括了“国际客运”的收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准表式中,国际客运是包括在“其他运输”项下的。“国际客运收入”指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乘坐中国的运输工具在国际间旅行支付的客票、行李费。 ❹投资收支。包括利润、利息和银行收支。其中“利润”,指我国在外国、港澳地区和外国、港澳地区在中国独资、合资、合作经营企业汇回或汇出的所得利润;“利息”,指中国对外国、港澳地区和外国、港澳地区对中国投资所得到并汇回或汇出的股息和利息;“银行收支”,指中国银行对境外各项业务的利息、手续费等收支。 ❺其他非贸易往来。包括邮电、政府交往、劳务承包和其他等项收支。其中“邮电收支”,指对外国发生邮电业务结算的外汇收支,但不包括已算入“旅游收支”中的金额;“政府交往收支”,收入指驻中国的外国使领馆、代表团汇入的经费和在中国兑换的外汇,支出指中国的机关、团体、企业驻外机构的费用、专家经费、留学生经费等;“劳务承包收支”,指中国在国外劳务合作、承包工程汇回国内的净收入和外国在中国劳务合作、承包工程汇出的收入;“其他收支”,指除邮电、政府交往、劳务承包收支以外的其他非贸易收支,如除货运险以外的其他险保险费和赔款的收入。 无偿转让 包括中国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之间相互无偿援助和捐赠、侨汇和其他收支等。本项目下包括四个小项: ❶与国际组织往来。指中国参加国际组织按规定缴纳的会费、各种形式的捐款和从国际组织无偿得到的收入。 ❷无偿援助和捐赠。指中国对外国、港澳地区和外国、港澳地区对中国无偿援助和捐赠的现汇、物资、劳务、技术等。 ❸侨汇。收入指外国和港澳地区汇入、寄入和携入给国内侨眷、亲友的赡家和建筑款;支出指外国侨民和专家从中国汇出的赡家款。 ❹居民其他收支。收入包括国外汇给国内居民的工伤赔偿金、交通意外事故赔偿金、抚恤金、养老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从外国、港澳地区收入的追偿收入和华侨、港澳同胞及外籍华人捐赠品等。支出包括汇出国外的退股金、退休金、移居出境外汇等。 资本(资金)往来项目 亦称“金融项目”。主要反映中国与外国、港澳地区之间债权、债务的变化。按资本流动的程度分为长期资本往来和短期资本往来两项。 长期资本(资金)往来 指合同偿还期超过一年或未定偿还期的资本(资金)的往来。除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外,其他长期资本往来相当于标准表式的“其他资本”中的长期资本。其中: ❶直接投资。指外国、港澳地区在中国和中国在外国、港澳地区以独资、合资、合作及合作勘探开发方式经营企业的投资。 ❷证券投资。指外国、港澳地区购买(或中国买回)中国(包括地方政府和企业)发行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和中国(政府、企业、私人)买卖外国、港澳地区发行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 ❸国际组织贷款。指国际组织(不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的贷款和中国偿还的贷款本金。 ❹外国政府贷款。指中国与外国政府签订的贷款协定项下,中国实际借入和偿还的外国政府贷款本金。 ❺银行借款。指中国银行在国外或港澳地区借入和偿还的资金净额。 ❻地方、部门借款。指中国银行以外其他部门和地区(包括国内其他银行)向外国和港澳地区借用的资金(其中不包括国际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 ❼延期付款。指经贸部系统与外商商定按延期付款方式进口商品,暂未付给对方的货款。 ❽延期收款。指经贸部系统与外商商定按延期收款方式出口商品,外商暂未付给我方的货款。 ❾加工装配、补偿贸易中应付客商作价设备款。指加工装配、补偿贸易中,客商作价提供给我方,我方用工缴费或产品偿还的设备款。 ❿租赁。指国内有关部门、企业和单位向国际出租人租用所需的设备,定期向其缴付的租金。(11)对外贷款。指中国对外援助中借给外国的有偿资金以及收回的贷款本金。(12)其他。指上述直接投资等11项以外的其他长期资本往来。 短期资本(资金)往来 指即期付款或合同规定偿还期为一年或一年以下的资本(资金)往来。本项目下有银行借款,地方、部门借款,延期付款,延期收款,其他共5项。各项目解释除期限不同外,与长期资本(资金)往来项目大体相同。但本项延期付款和延期收款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接受的延期付款和对外提供的延期收款。 误差与遗漏 指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过程中,由于资料不完整,统计时间和计价标准不一致,以及各种货币相互间的换算差额等原因形成的误差和遗漏。 储备资产增减额 指中国拥有的可以直接对国外支付的储备资产的增减额,其中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在国际货币黄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对基金信贷的使用。其中: ❶黄金储备。指中国人民银行拥有的货币黄金的储备。贷方为本期黄金储备的减少额,借方为本期黄金储备的增加额。 ❷外汇储备。指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专业银行拥有的可以自由兑换的外汇资产及世界银行的债券。贷方为本期外汇储备的减少额,借方为本期外汇储备的增加额。 ❸特别提款权。指中国在国际货币黄金组织特别提款权帐户的变化情况。贷方为本期中国持有的特别提款权的减少额,借方为本期的增加额。 ❹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指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资产,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缴的份额中,用特别提款权缴纳的那部分份额;二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以随时偿还的中国对基金组织的贷款。贷方为本期中国用特别提款权认缴份额和中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权的减少额,借方为本期中国认缴份额和中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债权的增加额。 ❺对基金信贷的使用。指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全部提取以后的其他提款,是中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负债。贷方为本期负债增加额,借方为本期负债的减少额。 ☚ 中国国际收支统计制度 国家储备与货币概览统计 ☛ 0000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