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咽喉病烙治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咽喉病烙治法 咽喉病烙治法烙治法,是用特制的烙器烧热,灼烙患处,为治疗咽喉疾病的一种方法。最早见于《千金翼方·卷21》:“治咽中肿垂肉不得食方:先以竹筒内口中,热烧铁从竹中柱之,不过数度,愈。”此外,还有烙治舌衄牙衄等记载。《焦氏喉科枕秘·临证20法》说:“烙铁,用纹银打茶匙样,用陈艾包烙铁外,以棉花包住,蘸桐油,灯火上烧尽无烟,搁在灯上,取圈撑住口,令人扶住,捺定舌根,使人刮净烙铁,看真患处,连烙一烙,即出。不可过缓,恐伤犯蒂丁。烙后即吹秘药,解热毒。又一烙法,将炭烧红,入干艾,烙铁放之上烧红,依前法治之。须眼明手快。” 压舌板 针 长形曲颈烙铁 横形曲颈烙铁 圆形曲颈烙铁 圆形直颈烙铁 烙治法的器械及使用 火针: 用不锈钢线或自行车辐条制成,针柄长约20cm(见图)。用时,将火针置于酒精灯上烧红,蘸香油。对准患处轻快刺烙,迅速退出,如法连续刺烙,针数视病种不同而定。 手术刀: 用特制手术刀(见图),或用扁桃体手术刀。用时按常规消毒后,将患处用刀割破或割除。 烙铁: 由烙铁头和柄组成,用铁、铜或不锈钢制成。烙铁头的大小和形态不同,有圆形、长形、横形等,有曲颈和直颈等。柄长约20cm,长形和横形大号为1×0.7cm,中号为0.8×0.6cm,小号为0.6×0.4cm。圆形大号直径为1cm,中号直径为0.8cm,小号直径0.5cm(见图)。用时,根据患处位置及大小不同选用。先将烙铁放于酒精灯火上烧红,迅速蘸香油(蘸油时,不要放入油中过深,防止热油过多,滴于肌肤,引起烫伤),令患者发“啊”音,将烙铁对准患处,迅速稳准地烧烙。闻有烙声响,即取出烙铁。如法连续烙之,烙铁次数视病种不同而定。烙时,必须注意使烙铁柄沿着压舌板方向出入进行,否则容易烫伤口唇或其他组织,使患者遭受不应该有的痛苦和精神紧张恐惧等。 其他用品如酒精灯、香油瓶、喷粉器(装有冰硼散或锡类散等)、酒精灯架等。 临床几种常见病的烙治法: 虚火乳蛾、石蛾: 先用火针对准突出点刺烙5~10针,再用手术刀将刺处纵行浅割,使微出血,继用烙铁烙之。第一次可作试烙,用曲颈小烙铁,对准割处轻烙 (即轻轻接触患部),可烙5~20烙铁。以后每次据病情决定。如无疼痛及发炎,乳蛾较大者,用曲颈大烙铁重烙(即略加重压力,一按即可)、多烙,可渐加至每次烙百余烙铁;乳蛾小者,用小烙铁轻烙,少烙,可渐加至每次烙30~50烙铁。若烙后痛者,为有炎症,应暂停烙。外用冰硼散或锡类散等吹喉药末,吹于烙处,并服清热消炎药。待炎症消退后,再烙。每次烙至色黄褐或黑焦即止。每隔2~3天烙一次。若前次烙痂未脱落,可用手术刀划除烙痂,再进行烙治,最终以烙平为度。一般来说,三度大者20次,二度大者15次,一度大者10次左右,可将乳蛾烙平。停烙后,残留部分形成疤痕,故一般不易再急性复发。如继续复发疼痛者,为烙不及度之故。可待炎症消退后,再烙数次,以不发病为原则。 喉刺(扁桃体角化症): 喉刺较大者,先用手术刀割去喉刺,继用火针刺烙3~5针; 再用曲颈小烙铁烙5~10烙铁。此症多数烙之则痛,故不可多烙。或者先用粘膜麻醉剂喷患处,再烙,若喉刺极小者,也可单用火针烙之。每隔3~4天烙一次。每次烙毕,可喷冰硼散或锡类散。烙至喉刺消失,即停烙。 帘珠喉痹(慢性颗粒性咽炎):颗粒大者,每次选1~3枚,用直颈小烙铁,每枚颗粒烙1~3烙铁;颗粒小者,不适用烙铁,可用火针刺烙,每枚颗粒刺烙1~3针,一般不宜多刺,多刺能引起肿痛。每隔3~4天烙一次,烙至接近平复即停烙。不可重烙,或烙成凹陷等。 咽息肉(口咽部小纤维瘤或乳头状瘤):息肉较大者,先用手术刀割去息肉,再用烙铁烙焦,血止为度。息肉极小,或不宜手术者,选适当烙铁烙之。每次烙焦即止。每隔3~4天烙一次。若有疼痛者,可喷粘膜麻醉剂后再烙,一般烙至平复为止。 舌衄、牙衄、手术出血: 根据出血部位选用合适的火针或烙铁烙之,均以血止为度。 ☚ 咽喉病针灸法 咽喉病擒拿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