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周邦彦《关河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周邦彦《关河令》《关河令》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①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释】 ①暝(ming明):天黑,日暮。②夜永:夜长。 【译文】 秋日的天空,时阴时晴,渐渐地天黑下来了,庭院里变得一片凄冷。我久久地站着,听到寒风中传来大雁的叫声。抬头却只见云海深深,全然看不到雁飞的踪影。夜深了,客人散去了,我的住所分外寂静。只剩一盏照壁的孤灯,把我的身影相映。这清冷的环境使我顿然酒意全醒,哎,在这漫漫长夜中,我如何能消磨到天明? 【集评】 清·周济:“淡水”。(《宋四家词选》) 清·陈廷焯:“‘云深无雁影’五字千古。不必说借酒销愁,偏说‘酒已都醒’,笔力劲直,情味愈见。”(《云昭集》) 近代·陈洵:“由更深而追想过去之暝色,预计未尽之长夜。神味拙厚,总是笔力有余。”(《海绡说词》) 现代·唐圭璋:“此首写旅况凄清。上片是日间凄清,下片是夜间凄清。日间由阴而暝而冷,夜间由入夜而更深而夜永。写景抒情,层层深刻,句句精绝。小词能拙重如此,诚不多见。上片末两句,先写寒声入耳,后写仰视雁影。因闻声,故欲视影,但云深无雁影,是雁在云外也。天气之阴沉,寒云之浓重,并可知已。下片,‘人去’补述,但有孤灯相映,其境可知。末两句,一收一放,哀不可抑。搏兔用全力,观此愈信。”(《唐宋词简释》) 【总案】 此词以淡永拙厚见长,通篇渲染的是一种孤寂清冷,情怀索寞的境界。设色幽冷,笔力劲直,读之令人耸然而惊,怃然而哀。结拍二句,尤动摇人心:离人饮酒,是作为麻醉剂来消减愁怀的,酒醒就无异愁醒,经过麻醉之后再醒过来的愁,就越发难以排遣了。这就充分道出了“此情此景将何以堪”的况味。词中秋景与愁情的结合,已到水乳交融的极高境界。 周邦彦《关河令》《关河令》·周邦彦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这首小令写词人自己旅途孤栖、心境凄凉的情景。这首词在写法布局上很有特色,它以暗移的时间作为线索,贯穿在孤寂的感情之中。词的上片写日间和晚庭中的感受,明处写景,暗里抒情,景中见情;下片写夜间更深人静时的孤居心情,在典型环境中从明处抒情,使情景融为一体。“秋阴时晴渐向暝”,一开篇就推出了一个秋雨连绵,时而放晴,已近黄昏的凄切环境。“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写词人伫立在寒冷的庭院,入耳者惟萧瑟的秋声。“更深人去寂静”,说明他已从薄暮黄昏熬到了更深夜阑。“如何消夜永”,把词人那种满腹愁肠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都发泄出来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