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周易正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周易正义》又称《周易注疏》。训诂著作。10卷。唐孔颖达著。初名 “义赞”, 后诏改 “正义”。《五经正义》之一,宋代收入 《十三经注疏》。 上、 下经用三国魏王弼注, 系辞用东晋韩康伯注。 周易正义诗文注。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574—648)疏。十卷。弼有《周易略例》已著录。康伯生卒年未详,名伯,字康伯,晋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人。少聪慧,留心文艺。官至吏部尚书、领军将军,魏王弼著《周易注》未注系卦传、说卦传、序卦序、杂卦传,康伯为之补注,凡三卷,与王注并传于世。颖达为唐初经学大师。字仲远(一作仲达),冀州衡水(今河北衡县)人。善属文,通经学,兼善历算。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一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贞观初转给事中,累除国子司业,迁太子右庶子。诸儒议经学、历法及明堂,皆从其说。贞观七年(633),与魏征合撰《隋史》,又与颜师古等奉敕撰《五经正义》,后世对其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此即《五经正义》之一。此书前冠孔颖达序,卷首有八论,为研究《易经》作者及源流提供重要资料,多以之为据。《四库全书总目》谓:“易本卜筮之书,故末派寝流于谶纬,王弼乘其敝而攻之,遂能排击汉儒, 自标新学。”其后有顾夸(悦之)等人难之,几经抑扬,王弼《周易注》又与郑玄《周易注》为并世之显学,王注显于南朝郑,注显于北朝。及唐孔颖达撰“正义”,始专崇王注而众说皆废,郑学寝微。孔氏自序中誉王注为“独冠千古”,“今所以江左诸儒并传其学,河北学风罕能及之。”谓江南十余家义疏又多“辞尚虚玄,义多浮诞”,有些“义涉于释氏,非为教于孔门,既背其本,又违于注”,妄作异端。于是删定考察,“必以仲尼为宗,义理可诠。先以辅嗣(王弼)为本, 去其华而取其实, 欲使信而有征。”同时亦采晋韩康伯补注王弼《周易注》的《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三卷(《正义》之最后三卷),总成十卷。魏晋之际玄学盛兴,有两派:一派服膺老庄,鄙弃儒学;一派援道入儒,使儒道合流,王氏《周易注》即是儒道结合的玄学思想产物。王弼摒弃汉儒灾异、 谶纬之说。 以“传”解“经”,析解释卦、爻辞内容的“彖”、“象”二传分附诸卦经文之下,析论述乾、坤二卦基本思想的《文言》传,附于乾、坤二卦经文之下,恢复先秦儒家说“易”之本旨。然后授道入儒,成为儒道兼综的精注,吸取南朝十余家精华对六十四卦作了思辨哲学的解说,开后世义理说之先河。而且王氏注本“其文简,其理约,寡而制众,变而能通”,概括性极强。孔氏此疏发挥了王注的长处,是对南朝义理思辨学风的继承和总结,不同于《五经正义》共他著作之重在援引典籍,考据源委。序称十四卷,《旧唐书·经籍志》同;《新唐书·艺文志》讹作十六卷。原为单疏本。宋人乃合刊经、注、疏为一本,又依王注合编为十卷(加卷首)。有《四库全书》本,《十三经注疏》本。 周易正义十四卷。王弼、韩康伯注 (详见《周易注》)、唐孔颖达(574—648)疏。孔颖达,字仲达,一曰冲远,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西)人。少聪敏,日诵千余言。隋末举明经,入唐,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贞观初,转给事中,除国子司业,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加散骑常侍。久之,拜祭酒,后致仕。为唐代硕学鸿儒。尝奉敕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琰、王恭等撰定《五经正义》,主撰《周易正义》。自王弼批驳象数派《易》学,《易》学界两大阵垒冲突日甚。象数派有《周易难王辅嗣义》、《难王弼易义》等著作攻击王弼。“王俭、颜延年以后,此扬彼抑,互诘不休”(《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经部·易类一》)。王弼注虽于东晋独尊,但至齐代则推崇郑玄注。梁、陈时王注与郑注并行,隋时王注大行。孔颖达认为: 两汉传《易》诸儒“大体更相祖述,非有绝伦。唯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所以江左诸儒并传其学,河北学者罕能及之”(孔颖达《周易正义序》)。所以,他撰《周易正义》时,“以仲尼为宗,义理可诠,先以辅嗣为本,去其华而取其实,欲使信而有征”(孔颖达《周易正义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至颖达等奉诏作疏,始专崇王注而众说皆废。故《隋志》易类称郑学寝微,今殆绝矣。”可见,此书对弘扬义理派《易》学,肃清象数迷信的影响起到重要作用。此书初名《周易义赞》,后奉诏更名为《周易正义》。原本十四卷,第一卷为孔氏《八论》,第二卷《乾》,第三卷《坤》,以迄第十卷为 《说卦》、《序卦》、《杂卦》。宋人或以《八论》通论《易》义,不在经疏传疏之列,谓止十三卷。宋人又有析为九卷者,盖将孔疏纳入王弼注六十四卦六卷、韩康伯注《系辞》以下三卷之框架内,故又称《周易兼义》。“兼”者,谓兼并王注、韩注与孔颖达《正义》而言。元、明以来,《兼义》 九卷流行,《正义》十四卷、《注疏》十三卷(卷首一卷)流传反稀。《兼义》实后人从王、韩注本合并,与孔书原貌相去甚远。乾隆间《钦定十三经注疏》,黜 《兼义》,用 《注疏》,殊为有见。《四库总目》从《兼义》本修《提要》,又将九卷之外所附《略例》、《音义》改题卷十,殊为不当。有嘉靖闽刊本,万历北监本,崇祯四年(1613年)毛晋汲古阁刻《十三经注疏》本,乾隆十一年 (1746年) 殿本,嘉庆二十一年 (1816年)江西南昌府学刊本,钱遵王校宋本,陈仲鱼宋刊本。1935年,上海世界书局《宋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中华书局影印本,共两册。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收入,题为 《周易注疏》。 周易正义 周易正义唐初《易》学经典。国子祭酒孔颖达与颜师古等奉诏撰定。《旧唐志》载14卷,《新唐志》载16卷。以魏王弼、晋韩康伯所注据而为之义疏。收入《十三经注疏》。 ☚ 周易大传 周易订疑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