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吴贻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吴贻弓

吴贻弓和《巴山夜雨》 北京日报1980年12月21日
《巴山夜雨》及其导演吴贻弓
《城南旧事》的导演吴贻弓
走向成功之路——记导演系56届校友吴贻弓
吴贻弓初论
话说我的丈夫吴贻弓
电影导演吴贻弓所导影片《阙里人家》获长春电
影节银奖
少 舟
白 云
钱国民
周湘玫
张文蓉
李方诗等主编
戏剧与电影1981年5期
艺丛1983年4期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85年2期
当代电影1987年2期
上海戏剧1987年5期
中国人物年鉴(1993)第192页

吴贻弓

中国电影导演。1938年12月1日生。杭州市人。1960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曾任海燕电影制片厂导演助理、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导演的影片《巴山夜雨》(1980)获1981年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文化部1980年优秀影片奖;《城南旧事》(1982)获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2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第14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阙里人家》(1992)获广电部优秀影片奖最佳导演奖。其作品还有《姐姐》(1984)、《少爷的磨难》(1987)、《海之魂》(1997)等。

吴贻弓

吴贻弓

中国著名导演。1938年12月1日,吴贻弓出生于浙江杭州。在上海读书时,语文老师对他产生深刻影响,吴贻弓热切地喜爱上了文学、戏剧和电影。1956年高中毕业时,正值北京电影学院建院并首次在全国招生。通过考试,吴贻弓幸运地成为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学员。1960年,电影学院毕业后,吴贻弓被分配到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先后在《秦娘美》、《李双双》、《兄妹探宝》、《丰收之后》、《北国江南》等片中任导演助理。
“文革”期间,吴贻弓离开了电影厂,被下放到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劳动。吴贻弓一直没有放弃对电影艺术的追求,他每日都在记录着白天看到、听到、读到和想到的所有有趣的和有意义的事,10年从未间断。
“文革”结束后,吴贻弓重返上海电影制片厂。1978年上影厂拍摄影片《于无声处》时,他担任副导演。1980年与吴永刚合作导演了《巴山夜雨》,该片以独特的创作构思和诗般的艺术风格,获第1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1982年,吴贻弓导演了《城南旧事》,该片由于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美学传统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获第3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2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此后他又导演了《姐姐》、《流亡大学》、《少爷的磨难》、《月随人归》等影片。其中,《阙里人家》获广播电影电视部1992年“政府奖”最佳导演奖。


吴贻弓

☚ 巩俐   张艺谋 ☛
000009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