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吴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吴玠1093—1139

南宋抗金名将。字晋卿。今甘肃静宁人。知兵法,善骑射。北宋末从军,镇压过方腊起义。他与弟璘坚持抗金,曾屡败金兵。绍兴元年(1131年)富平之战后,他与璘扼守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击败金兵于汉中。绍兴五年(1135年),大败金兀术兵于仙人关(今陕西略阳北,甘肃徽县境),保全了四川的完整。官至四川宣抚使。

吴玠

吴玠

宋代陇干人,字晋卿。建炎初年以战功屡迁原源路副总官。金人入侵汉阳时,与其弟吴璘同心戮力,据险抗战,保卫了蜀地的安全。

☚ 识的   和尚原 ☛

吴玠1093—1139

南宋名将。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通兵书,善骑射。北宋末,未冠从军,隶泾原军(今甘肃平凉)。靖康初,以百余人破西夏军,升第二副将。建炎二年(1128年),金兵犯泾原,于青溪岭击退金兵,东进收复华州(今陕西华县)。三年,镇压宋江余部史斌起义军,擒杀史斌。四年,升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破金将撒离喝于彭原店,撒离喝受挫面泣,得名“啼哭郎君”。再战败绩,受劾罢总管。宣抚处置使张俊器其才勇,旋擢为秦凤路副总管兼知凤翔府。张俊集合五路大军于富平(今陕西富平北)与入陕金军决战前,曾𫎘地处平原,利敌骑兵,宜据高阜,使不可胜,未被采纳。富平败后,收兵与弟璘共保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积粟缮兵,列栅筑垒,固守保蜀。绍兴六年(1131年),大破来犯之金完颜宗弼(兀术)十万骑,擢镇西军节度使。金、宋陕西始成对峙局面。三年,金将撒离唱绕过和尚原,下金州(今陕西安原),攻兴元(今汉中),图长驱入蜀,遂率军弛援,日行三百里于饶风关(今陕西石泉西),大败金兵。四年,因叛将出卖,退守仙人关(今甘肃徽县南),又败兀术大军,授川陕宣抚副使。官至四川宣抚使,因病卒于仙人关。用兵有远略,不求小利,善避敌优势而扬己之长。屯田治兵,固守蜀口,既保守西南又牵制金兵不能专攻东南。为一代抗金名将。

吴玠

吴玠1093—1139

宋南渡名将。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字晋卿。父葬水洛城(今甘肃庄浪),遂徙居其地。初以良家子隶泾原军,积军功至权泾原第十将。建炎初,屡挫金人,擢为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转秦凤副总管兼知凤翔府。富平之战后,收兵与弟吴璘死保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绍兴元年(1131),大破来犯的金兀术十万骑,擢镇西军节度使。四年,又败兀术大军于仙人关。授川陕宣抚副使。乃屯田治兵,与金人形成对峙之势,稳定了西北战局。知兵善骑射,读史能通大义,凡往事可师者,录置座右。官终四川宣抚使。谥武安。蜀人怀念其保蜀之功,立庙于仙人关。

☚ 曲端   吴璘 ☛

吴玠1093—1139

南宋抗金名将。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后移居水洛(今甘肃庄浪)。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领兵抗金,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术部,破川陕路金兵进攻。因功官至四川宣抚使。

吴玠1093~1139

南宋将领。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后迁居水洛(在今甘肃庄浪)。北宋末年从军,曾参加镇压方腊起义军。建炎初,因战功累迁泾原路兵马都监兼知怀德军。张浚为相巡关陕,用为统制。建炎四年(1130年),任秦凤副总管兼知凤翔府。富平之战宋军失败后,他与弟璘扼守和尚原(在今陕西宝鸡西南),击败进攻汉中的金兵。绍兴四年(1134年),改守仙人关,屡败金军。官至四川宣抚使,后病死于防地仙人关。玠为将,务远略,不求小近利,故能保必胜,御下严而有恩,故士乐为之死。

吴玠

吴玠1093~1139

字晋卿,宋德顺军陇干(今静宁)人。抗金名将。徙居水洛城(今庄浪)。自小沉毅有志节,知兵法,善骑射。未冠从军,抗夏御边, 屡立战功。宣和二年 (1120年), 从征方腊, 为泾原第十将。靖、康初,升为泾原路第二副将。建炎以来,屡屡抗金,败金兵于青溪岭,又破之于彭原店,迁秦凤副总管知凤翔府。富平会战失利,收集散兵退和尚原。绍兴元年 (1131年) 五月, 金兵两次猛攻和尚原,玠及弟吴璘昼夜鏖战,大获全胜,因功升为镇西军节度使。绍兴四年(1134年),宋、金在仙人关再次大战。玠与璘以3万之兵,击败金兀术10万大军。乘胜收复凤、秦、陇三州,以功升川陕宣抚副使。绍兴九年(1139年),宋、金议和,授特进、开府仪同三司,迁四川宣抚使,仍节制陕西诸州。玠与敌相持10余年, 汰冗员,节浮费, 治兵屯田,修废堰,以兴灌溉。玠喜读史,集可借鉴者为座右铭,墙牖皆为格言。用兵学孙、吴,务远略,不求小近利,故常获胜。对部下严而有恩,虚心询受,虽身为大将,对士兵通情达理。选用将才看其才能和功劳而分先后,不以亲故、权贵而用之。与岳飞相友好,同为当时抗金名将。后病卒于仙人关治所,赠 “少师”,谥曰 “武安”,后又追封涪王。今徽县城关东北隅吴山有吴玠墓及《宋故开府吴忠烈墓志铭》碑,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仙人关(徽县虞关)有吴王城遗址。水洛城 (今庄浪县) 白堡乡吴王坟山亦有墓。

☚ 郭浩   李彦仙 ☛

吴玠1093~1139

南宋抗金名将。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宁夏隆德)人,迁居水洛城(今甘肃庄浪)。善骑射,曾读经史,凡往事可师者,皆录于座右铭。少时参加泾原路军。宣和年间,以队将身份参加镇压方腊起义、河北起义军,升权正将。靖康初,曾与西夏军作战,有功。建炎二年(1128年)金人人陕西,吴玠力战屡胜。张浚经营川陕,升吴玠为统制。四年(1130年)进兵收复永兴军(今西安),升为永兴军经略使,同年富平之战败后,和弟吴璘收散兵,扼守和尚原(今宝鸡)。绍兴元年(1131年)大败金将完颜宗弼,以功拜镇西军节度使,三年(1133年)金将绕道攻饶风关(今陕西石泉),入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吴玠等退守仙人关,阻金军入蜀。四年(1134年)宗弼攻仙人关大败,从此不再进窥四川,他以功升四川宣抚使,死后,谥武安,淳熙年间追赠涪王。

吴玠1093—1139

南宋名将。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迁居水洛(在今甘肃庄浪)。少时沉毅有志节,善骑射。北宋末年从军,曾击败方腊起义军。建炎初,因战功累迁原源路副总管。张浚为相时,用为都统。金兵攻汉阳,刘子羽招他援救,他夜驰三百里赶到,金将撒离喝惊其用兵神速,望风而逃。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任秦凤副总管兼知凤翔府。富平之战宋军失败后,他与弟璘扼守和尚原(在今陕西宝鸡西南),击败进攻汉中的金军。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改守仙人关,屡败金军。官至四川宣抚使。后病死于防地。

吴玠1093—1139

字晋卿。宋德顺军(甘肃静宁)人。抗金名将。知兵善射,读书能通大义。未冠从军。建炎四年(1130),知凤翔府。富平战败,与弟吴璘退保和尚原(陕西宝鸡西南)。绍兴元年(1136),金兵十万来攻,大破之,金帅兀术仅以身免。擢为镇西军节度使。二年,兼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节制兴、文、龙三州。四年,仙人关之战,再败兀术。与金军对垒十余年,汰冗员、节浮费、治屯田、兴灌溉之利,四川赖以为安。用兵不求近小之利,选将佐不以亲故权贵,但视能力高下。九年,迁四川宣抚使。晚年荒淫好色,喜服丹石,致喀血死于仙人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