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学主体性问题的讨论
1985年刘再复在《文学评论》上发表《论文学的主体性》后曾展开过两次大的讨论。1986年在《文学评论》上讨论时,对其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反映论已有不少分歧意见。1990年11月在济南召开了一次全国性的讨论会,对刘再复的这一理论作了深入的批判,指出他的这一理论“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文学观”;它“突出地宣扬了历史唯心主义”;是“从抽象的人性出发,把抽象的人道主义作为文学的旗帜,用泛爱论来克服所谓‘社会主义异化’,用‘眼泪文学’来批判社会主义现实”,“这种人道主义完全是虚伪的”,其实质“是极端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刘再复的这一理论“还具有非理性色彩”,它的产生“一方面是西方存在主义、新康德主义、新人本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思潮侵袭、泛滥的结果;一方面又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愈演愈烈的自觉的必然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