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证;听政◉ 听证tīnɡzhènɡ 动 ❶法院为了解案情或其他特殊事件的具体情况而听取当事人的证词与说明。〈例〉案情~。 ❷立法机关为保障法律、法规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直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例〉立法~会/ 物价~会。 ❸行政机关为实施行政决定公开听取公众意见和质询。〈例〉政府部门召开医疗改革~会,征求有关人士的意见。 ◉ 听政tīnɡzhènɡ 听:治理。 动 (君王或摄政的人)上朝听取臣子的奏报,并处理政务。〈例〉太后垂帘~/ 君子有四时,朝(zhāo)以~,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癸巳,立秦王世民为皇太子,~。 听政处理政务。《史记·吕太后本纪》:“代王遂入而~。” 执政 执政秉政 柄政 即政 任政 持政 听政 莅政 莅正 当政 践政 践涖 当路 当世 秉鞭 秉钧(~持轴) 持钧 执命 登场 上台 掌政事:柄事 治事 用事 掌朝政:当朝 在朝 柄朝 秉朝 皇后或皇太后掌握朝政:垂帘(~听政) 君主独掌政权:专制 骄矜专制:骄专 重新执政:反政 返政 (掌政权:执政)
另见:掌握 政权 ☚ 掌国权 为政 ☛
处理政务 处理政务理务 应务 省事 省治 营治 听览 处理国事:鼎鼐和 鼎鼐调和 处理国家大事:经纶 调和鼎鼐 皇帝上朝处理事务:视朝 旦朝 早朝上朝 趋朝 听朝 视朝 设朝 御朝 御衮 负依 负扆 帝王或摄政的人上朝听取臣子报告,并决定政事:听政 天子继位临朝:纂临 太后或皇后临朝处理政事:帘政 垂帘听政 垂帘听决 垂帘称判 戴好礼帽,入朝处理政事:振缨公朝 振缨中朝 宰相处理政务:调阴阳 调和阴阳 亲自处理政务:临政 出仕处理政务:操割 处理繁重的政务:案剧 拨烦 拨繁 认真处理政事:操剸 ☚ 处理事情 处理方法 ☛ 听政 听政由大臣掌决国家政务称听政。《左传纪事本末·子产相郑》: “郑人使子展当国,子西听政,立子产为卿。” ☚ 贴黄 亭候 ☛ 听政ting zhengadminister affairs of state 听政(of a monarch or regent)holding court 听政封建王朝时代,在特殊情况下或因皇帝年幼,由皇太后或皇后临朝处理政事,叫做垂帘听政,简称听政。听政始于唐朝武则天,据《旧唐书·高宗纪下》记载:“时帝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天后(武则天)……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与闻之。”清道光二十至二十二年鸦片战争后,清慈禧太后、慈安太后、隆裕太后,均曾先后于同治、光绪、宣统朝垂帘听政。 听政春秋时郑国执政者的称谓。《左传·襄公九年》:“郑人使子展当国,子西听政,立子产为卿。”听政又称为政,参见“为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