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侯之乱西汉前期吕太后临朝称制前后的一起政治事件。公元前188年,汉惠帝刘盈忧郁而死,他的母亲吕太后(雉)临朝称制长达八年之久。吕后在执政期间,残害刘汉宗室亲王,先后杀害高祖的儿子赵幽王刘友、共王刘恢及燕王刘建等。在大肆杀戮刘家宗室的同时,又大封诸吕为王。立她的侄子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还封她的父亲吕公为吕宣王,哥哥周吕侯为悼武王,不断排斥朝中老臣,提拔亲信,树立党羽,为诸吕的统治创造条件。由于刘邦生前曾和大臣共同立下“非刘氏不王”的誓约,所以吕后封诸吕为王,遭到刘氏宗室和朝中大臣的激烈反对。吕后病危时曾告诫诸吕部署兵力,应付变乱,命吕禄统领北军,吕产掌握南军,严密控制京城和皇宫的警卫。吕家各位侯王在吕后死后阴谋作乱,想纂夺刘氏政权,被太尉周勃、丞相陈平和朱虚侯刘章等人迅速消灭,对吕氏宗族不论男女老少,全部逮捕处死,又拥立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开始了“文景之治”的政治局面。诸吕作逆虽只是西汉历史上的一个插曲,最终也未能成功,但因它前后持续八年,对当时朝政产生了一定影响,故被史家称为“吕侯之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