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名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名原》

古文字研究专著。清孙诒让著。2卷。是一部探求文字源流、字形变化、字体沿革的著作。作者在自序中说:“以商周文字展转变易之迹,上推书契之初轨。”“楬其(古、籀、金文、龟甲文)歧异以著省变之原”、“寻古文大小篆沿革之大例。”方法是综合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及《说文》中古籀篆诸字,加以比证考释,以明其源流嬗递。共分七类,类目如下:(a)原始数名;(b)古音原象;(c)象形原始;(d)古籀撰异;(e)转注楬橥;(f)奇字发微;(g)《说文》补缺。有民国初年刻本。

名原

文字学书。二卷。清末孙诒让著。以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与《说文》中的古文、籀文互相勘校,揭示其歧异,以探求文字的本源及演变规律,对《说文》中的错误多有纠正。

名原

231 名原

见24176孙诒让。

☚ 经籍纂诂   马氏文通 ☛
名原

名原

古文字学著作。七卷。清孙诒让(生平见《古籀余论》条)撰。郑玄云:“古曰名,今曰字。”《名原》即为文字正名清源之书。孙诒让综合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及《说文》中古文、籀文,加以比较考证,推究文字形成的源流及其演变情况。认为,从商周文字的变易规律可以上推文字最初的发轫、轨迹。文字的最初形态,必然非常简单。以后随着要表现事物的复杂、繁多,而逐渐增加起来。孙氏还从文字结构分析,认为象形字的“讹变最多。指事字次之”,会意、形声字的讹变较少。转注字“相互为例”,而使文字扩大起来,至于假借字,“依声托事”,则更加变化无穷了。
《名原》分七部分:一、“原始数名”。提出文字起源于由“一”而孳为万的数名。二、“古章原象”。专举原始象形文字,如日、月、山、火。三、“象形原始”。指以简略的笔画构成的象形文字,如马、牛、犬、羊等。四、“古籀撰异”。即以金文、甲骨文校核《说文》古籀,以阐明原始旧文的正确结构。如婚、觞、彝、德等。五、“转注楬橥”。指出金石文字之所以奇诡,以及转注字的多变性。六、“奇字发微”。辨析奇谲而无形义可说的怪字。七、“说文补阙”。根据甲骨、金文考定合乎经诂而《说文》缺收的古文字例。
书成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孙诒让去世后,其弟孙季芃仓卒付梓。因刻书人、校核者不知点画,不识篆籀,致使伪字、墨丁满纸。上海扫叶山房影印本,一仍旧样。1986年戴家祥应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之托,重新勘核,由齐鲁出版社出版新校本。

☚ 古籀馀论   铁云藏龟 ☛
名原

名原

(清)孙诒让著。2卷。综合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及《说文》中古文、籀文,加以比证考释,推究字源及其演变。有光绪间家刻本。

☚ 文字蒙求   文源 ☛

名原

二卷。清孙诒让 (1848—1908)撰。诒让字仲容, 号籀䯧 (庼), 浙江瑞安人。 同治六年(1867)举人,官刑部主事,后五试礼部不遇,遂专意古学,潜心著述。主要著作有 《周礼正义》、《墨子间诂》、《札迻》、《古籀拾遗》、《古籀余论》、《契文举例》、《名原》等。是书取甲骨文,金文、石鼓文、贵州红岩古刻与《说文》中的古文、籀文互相勘校,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探求文字的本源及其演变规律。全书包括原始数名、古章原象、象形原始、古籀撰异、转注揭橥,奇字发微,说文补阙七篇,上推书契之初轨,下补许书之讹阙。是书有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刻本,有1980年齐鲁书社所刊戴家详校点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