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合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合款

 “款”是湘、桂、黔毗邻侗族地区历史上的地方性政治、军事组织。若邻近村寨结为小型款,同一河流的小流域的小款结为中型款,邻近的若干中型款结为大型款。各有“款首”统率全款,合议“款约”作为民间法规共同遵守。召开款会称为“起款”。平时的款会一般在三月、八月各开一次,俗称“三月约青”、“八月约黄”,宣布禁垌公约之类。若有重大事件,召开临时款会。各款之间,遇难相互救援,以“火急木牌”(悬辣椒、鸡羽、木炭)传递警讯,各寨得讯立即赴援。起款宣布决定事项时,编成韵语朗诵,称为“款词”。20世纪,“款”组织已成历史上的名称,但“款词”尚传承于民间。寨与寨集体访问作客时,常由口齿伶俐的儿童朗诵款词。其内容有:礼仪款词、神话传说款词、历史款词、法律条例款词、祝祷款词等。

合款

或称“议款”、“合榔”、“议榔”。是侗、苗、水、布依等族历史上的一种社会组织。其组织形式为集三、五个至二、三十个相邻村寨为一“小款”,集若干小款为一“大款”。大小“款首”一般公推年高望重的人充任,后逐渐为封建统治阶级把持。款内订有保护私有财产和维持社会秩序的“款约”,对违约者,轻则处以罚金,重则开除出“款”,甚至处以死刑。款内各村寨有相互支援的义务,否则依款约制裁。

合款

亦称“款”、“议款”、“议榔”或“合榔”。中国侗、苗、布依、水族村寨内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流传于今广西、贵州、湖南一带。宋代文献已有记载。集数村以至几十个相近的村寨, 合成一“小款”。每年秋后,全款所有成年男子,各带武器按时赴会, 推举素有威望和能力的老人为“款首”, 或称“榔头”。平时按共同议定的“款约”,调解民间纠纷,惩办违者,轻则罚款,重则开除出“款”,甚至处死。倘一村有警, 各村有相互救援的义务, 违者按款约制裁。在反抗封建官府和强敌威胁侵犯时, 有的地区集若干小款为一“大款”, 宋代有的大款范围百余里, 形成较强的军事联盟。后逐渐变成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解放后已不存在。

合款

合款

侗族聚居区在原始社会末期带有农村公社性质的民间社会组织。“款”含有制度、规章、条约之意,“合款”就是集体制定规章、款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各个氏族集团间争夺财产的纠纷增多。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侗族社会内部产生了以血缘关系为核心,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具有军事联盟性质的村寨组织。这些村寨组织的头人 “彼此相结,饮血盟誓”,名曰“款”,以处理氏族内部和外部的重大事务。款组织有大、中、小款,小款由一个或几个邻近的村寨组成,中款由十几个或数十个小款组成,大款则由数十或数百个中款组成。古代侗族的大款范围很广。宋淳熙三年 (1176),曾有从今贵州溶江、广西柳州至湖南通道、靖州,横跨三省交界地域,共有九十九个款首饮血盟誓制定的合款。合款款约,法大无边,对于维护社会安定有积极作用。合款中的款首由款民民主协商选举产生,由办事公道、德高望重的人担当。款的组织虽然有大、中、小不同的级别,但都是独立的立约单位,各款组织和款首一律平等,带有浓厚的原始农村公社性质。款组织实质上起着管理侗族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职能作用。合款还定期举行“聚款”活动,对于违犯款约者往往施以酷刑,以儆效尤。款组织所制定的款约多对偶句,形象生动,合辙押韵,有很强的文学艺术性,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侗族“款文化”。

☚ 榔款   瑶老制 ☛

合款

见“门款”(135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