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苣Jù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称: “现代罕见姓氏”,未详其源。(按: 苣,或指莴苣,疑即以此蔬菜名为姓。)

读音q·ü(ˇ),为ü韵目,属u—ü韵部。其吕切,上,语韵。
❶[苣荬菜]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叶互生,花黄色,嫩茎叶可食。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j·ü(ˋ),为ü韵目,属u—ü韵部。其吕切,上,语韵。
❶[莴苣]草本植物,叶长圆,花金黄,茎和叶都是蔬菜,俗称“莴笋”。
❷火炬,同“炬”。

上一条: "> 下一条:
ㄐㄩˋ;ㄑㄩˇjù; qǔ2437点火。闽语。福建。1922年《福建新通志》:「谓点火为~。~,束苇烧之也。读如『火烈具举』之『具』。」

苣jù

见831页“莴(wō)苣”。
另见660页qǔ。


苣qǔ

苣jù

❶ 见533页“莴苣”。
❷ 姓。
另见424页qǔ。


苣qǔ

苣ju

莴(wo)苣

苣(一)jù (二)qǔ

【辨形】末笔是竖折。7画。形声。
【辨义】苣(一)jù 〔莴苣〕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是普通蔬菜。
(二)qǔ 〔苣荬菜〕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花黄色,茎叶嫩时可以吃。
【辨析】 二音近义,都用于植物名。区别在于:
一、构词方式不同:苣(一)jù用于词末;(二)qǔ用于词首。
二、指称对象不同:苣(一)jù用于蔬菜名;(二)qǔ用于野菜名。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偵察通訊部 > 通訊具 > 苣
苣  jù

亦作“炬”,亦稱“火炬”。城防照明及烽火臺報警用信號器材。以葦草等紥成之火把,爲延長燃燒時間,有時中心夾木。西北邊陲漢烽燧遺址曾出土實物:大者長可二米,中者一米許,小者六十餘厘米。《墨子·備城門》:“寇至城下,聞鼓聲,燔苣,復鼓,内苣爵穴中照外。”宋·曾公亮《武經總要前集·烽火》:“用烽之法,應火炬長八尺,橛上火炬長五尺,並二尺圍。乾葦作新葦上,用乾草節縛,縛處周回插肥木,其次炬橛等。在烽每道當蓄一千具以上,於舍下作架積貯,不得雨濕。”《集韻·上語》:“苣,《說文》:‘束葦燒。’或從火。”參閲《敦煌馬圈灣漢代烽火燧遺址發掘簡報》(《文物》1981年第1期)。

*

DCC4
(一)jù❶蔬菜名,即莴苣。
❷〈文〉与“炬”同。
(二)qǔ[苣荬菜]qǔmǎicài植物名。多年生草本,野生,叶子互生,广披针形,花黄色,嫩茎叶可食用。

火炬

火炬

炬(烈炬;膏炬) 燧(炎燧;举~) 燎(燎炬;燎火) 烛(烛炬;烛火;燋烛) 长火 火把
炬火,火把:焦火
用苇杆扎成的火炬:苣(束苣)
用麻杆做的火炬:麻炬
古时祭祀时所举的燎火:权火
古代边防夜间报警的火炬:
庭中照明的火炬:庭燎
引火的火炬:引火
点燃的火把:炬火
明亮的火炬:宣燎
光度强烈的火炬:猛炬
(束状的照明物:火炬)

☚ 照具   灯、烛 ☛

苣jù

❶植物名。如:莴苣。
❷城防照明及烽火室报警用信号器材。以苇草等扎成之火把,为延长燃烧时间,有时中心夹木。西北边陲汉烽燧遗址曾出土实物:大者长可2米,中者1米许,小者60余厘米。《墨子·备城门》: “寇至城下,闻鼓声,燔苣,复鼓,内苣爵穴中照外。”
❸火炬。宋代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烽火》: “用烽之法,应火炬长八尺,橛上火炬长五尺,并二尺围。干苇作新苇上,用干草节缚,缚处周回插肥木,其次炬橛等。在烽每道当蓄一千具以上,于舍下作架积贮,不得雨湿。”《集韵·上语》:“苣, 《说文》: ‘束苇烧。’或从火。”

苣jù

❶ (蔬菜名) lettuce
❷ [书] (火把) torch
❸ [书] (灯花) snuff
另见 see also qǔ。


苣qǔ

(构词成分): ~ 荬菜 [- mai cài] endive; sonchus brachyotus
另见 see also jù。

金文;篆jù

[艹(草,意符)+巨(聲符)→苣(《説文》:“苣,束葦燒。從艸,巨聲。”苣,炬本字。用蘆葦扎成的火炬。1.jù,今用爲“萵苣”,菊科植物,可作蔬菜,分爲葉用萵苣〈生菜〉和莖用萵苣〈萵笋〉。苣,用爲萵苣。已非原意。2.qǔ,苣蕒菜,多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長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鋸齒,花黄色,嫩莖葉可供食用。)]
[唐] 杜甫《種萵苣·詩序》:“既雨已秋,堂下理小畦,隔種一兩席許萵苣,向二旬矣,而苣不甲坼,獨野莧菁菁。”(甲坼:植物萌發生長。)

苣jù

7画 艹部 见“莴”(420页)。
 另见qǔ(338页)。


苣qǔ

7画 艹部 【苣荬菜】 (—·mǎicài)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黄色。茎叶嫩时可以吃。
 另见jù(204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