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合作教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合作教育 合作教育指学校同产业部门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种方式,亦称“工读课程计划”。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学会从事职业相关的知识,培养和发展其职业能力。方式为半工半读,即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部分时间在企业工作,学习、工作交替进行。教学计划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在校学习内容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及与从事职业密切相关的知识技术,在企业岗位学习主要是职业必需的技能训练。这一制度最早是由美国俄亥俄州新西纳特大学开始的。1905年,该大学与几家大企业通过27名技术系学生进行了合作教育。该校赫尔曼·施奈德教授认为,某些专业领域的知识(如工程)不可能在教室里真正学会,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到,主张边学习、边工作。1909年,马萨诸塞州菲奇伯格市的一所中学与通用电器公司合作,创立了中学合作课程计划。此后,合作教育在美国逐渐流行,并从高中扩展到研究生院各教育阶段,范围也拓展到除技术以外的经营、事务、销售等方面。中学的合作教育着重职业技术培训。20世纪60年代后,合作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普及到欧洲各国。1962年,美国全国合作教育委员会正式成立,开始收集整理合作课程计划与经验,为学校提供咨询服务。 ☚ 终身教育 跨文化教育 ☛ 合作教育 合作教育Hezuo jiaoyu学校和社会上的企业事业单位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种方式。接受合作教育的学生,既在学校学习,又在企事业单位工作,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教学计划由学校教师担任协调人,并由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加以配合。1905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教授H·施奈德首次提出合作教育,创设了一项工程合作教育课程计划。施奈德认为,某些专业领域如工程的知识只有在工作中才能真正学到,而不可能在教室里学会,因而主张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工作。1909年,马萨诸塞州菲奇伯格市的一所中学与通用电气公司合作创立了中学合作课程计划。此后,合作教育在北美逐渐流行,并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并普及到欧洲各国。 ☚ 社区教育 情境教育 ☛ 合作教育又称“工读课程计划”或“职业教育课程计划”。美国职业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为高中生开设。学生半天在校学习,半天在企事业单位工作。课程种类繁多,或偏重于发展学生的职业技术,或强调培养学生的工作态度和习惯,或注重加深学生对劳动的理解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