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史可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史可轩1890,一说1889—1927

陕西兴平人
中共党员。曾任郑州警备司令,国民联军总司令部政治保卫部长,西安中山军事学校校长。
原名:世兴
化名:弓尚德
别名:宗法

史可轩

史可轩传略
西北革命武装的创建者之——史可轩烈士传
张钧华
李越整理
西北大学学报1980年2期
革命烈士传通讯1983年3期
史可轩
史可轩传略
我所知道的史可轩烈士的一些情况
革命先烈史可轩死难概略
史可轩(1890-1927)
张钧华 王少民
张钧华 詹玉泉
郭俊夫
刘伯俊
张钧华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26卷第104页
兴平文史资料第1辑第39页
兴平文史资料第1辑第84页
兴平文史资料第1辑第97页
革命烈士传(1)第366页

史可轩

史可轩同志创办三原农民运动讲习所的经过
我所知道的史可轩同志
韩文禊
马文彦
革命英烈1985年1期
革命英烈1985年1期
史可轩

史可轩1890~1927shi kexuan

原名世兴,又名宗法。原籍兴平县(今兴平市)马堪村人,1919年迁居三原。革命烈士。1907年投奔太原新军,次年加入同盟会。因揭露军中黑幕被当局逮捕入狱。经保释出狱后,1909年夏入太原陆军学校学习。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任学校学生军营长。1912年任晋南革命军第一混成旅一团团长,后率部投入陕西革命军陈树藩部。1913年被革命军保送日本学习军事,1914年夏在日本加入孙中山组织的中华革命党。不久,奉命回国到山西参与策划反袁活动。1916年陕西督军陈树藩创办成德中学,史可轩被聘为校事务主任,秘密从事革命活动。1918年陕西靖国军成立,先后任总指挥部副官长、陕西陆军暂编第一师第一混成旅副官长兼骑兵营营长。1924年10月参与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任国民二军补充团团长,年底任郑州警备司令。1925年8月,部队移驻河南新乡,结识中共豫陕区委书记王若飞。在王氏帮助下,军队整训内容增加了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1925年12月率部进驻天津,与邓宝珊发表联合通电欢迎孙中山北上,主张改组临时执政府,成立国民政府。1926年5月前往苏联考察,途经上海时由王若飞、陈家轸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在苏联乌丁斯克接到中共中央令其回国参加北伐战争的通知,随冯玉祥、于右任等回国。9月中旬参加五原誓师,任国民军联军司令部警备师长。11月间率部抵三原,协助于右任、邓宝珊筹备联军驻陕总部。是年冬在三原渭北中学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所长。1927年1月任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政治保卫部部长兼卫队师师长,并被选为联军驻陕总部国民党特别党部执行委员。2月,中山军事学校在西安成立,史可轩出任校长。同年7月3日,史可轩在国民党陕西省党部会议上作政治报告,严厉谴责国民党右派“清党反共”。7月20日,冯玉祥电令史可轩率部赴洛阳。他与省委负责人杨晓初、高克林等分析决定,带部队到陕北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7月30日,根据中共陕西省委指示,率部北上途经富平美原镇,与当地军阀田春生(史可轩留学日本时的同学,已被冯玉祥暗中收买)商谈借道通过时,被田春生杀害,时年38岁。灵柩由夫人张素贞女士亲至美原镇搬回三原,安葬东里花园,墓碑刻:“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部政治保卫部部长史可轩之墓”。1957年3月,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改原墓碑为“史可轩烈士之墓”。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诬蔑,亲属受株连。1975年1月,邓小平致信中共陕西省委:“史可轩同志是个好同志,应确认为革命烈士,并予以证明。”

☚ 史凤莲   史兆熊 ☛
0000565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