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橘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果 > 橘核
橘核  júhé

芸香科植物橘類的乾燥種子。卵形,如豌豆大,淡黄色,或灰白色,殼内種仁富油質,味苦。主治疝氣痛,體虚者禁用。宋·唐慎微《證類本草·果部·橘柚》引《圖經》:“凡橘核皆治腰及膀胱腎氣。炒去皮,酒服之良。”清·張秉成《本草便讀·果類·橘皮》:“橘核,苦温,色青入肝,形類腎丸,故能治一切疝疾之因於寒者。”

橘核

药名。出《日华子诸家本草》。又名橘米、橘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Blanco及其变种的种子。主产福建、浙江、江西、四川等地。苦,平。入肝、肾经。理气,止痛,散结。治小肠疝气,睾丸肿痛,腰痛,乳痈初起。煎服:3~9g。本品含苦味成分黄柏内脂、闹米林(Nomilin)等。

橘核jú hé

《本草纲目》果部30卷橘(11)。药名。
【基原】为芸香科植物福橘Citrus tangerina Hort. Et hnaka或朱橘C.erythrosa Tanaka等多种橘类的种子。原植物详“橘”条。
【别名】橘子仁(《姚僧坦集验方》),橘子核(《本草衍义》),橘米(《四川中药志》),橘仁(《药材学》)。
【性味】苦,平,无毒。
【归经】入肝、肾经。
❶《品汇精要》:“行手太阴、足太阴经。”
❷《本草经疏》:“入肾、膀胱。”
【功用主治】理气,止痛。治疝气,睾丸肿痛,乳痈,腰痛,膀胱气痛。
❶《日华子本草》:“治腰痛,膀胱气,肾疼。炒去壳,酒服良。”
❷《本草备要》:“行肝气,消肿散毒。”
❸《医林纂要》:“润肾、坚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至三钱;或入丸、散。

橘核júhé

中药名。出《日华子诸家本草》。别名橘米、橘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Blanco 的种子。主产于福建、浙江、江西、四川等地。苦, 平。入肝、肾经。理气, 止痛, 散结。治小肠疝气、睾丸肿痛、腰痛、乳痈初起, 煎服: 3 ~9 克。

橘核

橘核

橘核,又名橘米、橘仁。始载于《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变种成熟果实的种子。原植物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均有栽培。
本品味苦,性平。归肝、肾经。功能行气,散结,止痛。主治小肠疝气、睾丸肿痛、乳痈肿疼等证。对于疝气、睾丸肿痛,可单用。如李时珍用本品炒研,黄酒煎服,治小肠疝气及阴核肿痛; 亦可配伍海藻、川楝、桃仁、桂心等药研末以酒糊丸服, 治𤻊疝、 卵核肿胀、偏坠,如《济生方》橘核丸。用治乳痈初起未溃,橘核微炒黄酒煎(不饮酒者水煎,服时加酒少许)服; 另以橘核仁研成细粉,酒调用纱布摊贴患部,干燥后更换。本品还可用治寒湿下注之肾冷腰痛,配茴香、葫芦巴、补骨脂、附子等药同用,如《国药诠证》橘香丸。煎服,6~10g。微炒杵碎入煎效佳。体虚患者禁用。

☚ 白檀香   荔枝核 ☛
000024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4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