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古印度的货币利息思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印度的货币利息思想 古印度的货币利息思想印度是亚洲的文明古国。这个国家最早的经济思想记载于宗教法典中。《吠陀经》是研究古印度经济思想的唯一可根据的经典。《吠陀经》记录的主要是宗教生活的各种知识。它究竟成于何时,尚无确凿的依据。因此,其中反映的经济思想是那一段时期也难以准确划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古印度的经济思想不完全属于公元前6世纪及以前的思想,其中有不少是公元前2或3世纪的,甚至有的出现在公元1或2世纪,特别是雅利安人在印度建立国家之后。《吠陀经》包括四部份:第一部份为对诸神赞颂的诗歌,被称为《梨俱吠陀》;第二部份是根据第一部分发展而成的歌曲,被称为《娑摩吠陀》;第三部分是关于祭祀的礼仪,被称为《耶柔吠陀》;第四部分为巫术咒语,被称为《阿闼婆吠陀》。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到2世纪婆罗门教极盛时期,根据传统吠陀经典的内容发展成为婆罗门法典。古印度的货币利息思想,在婆罗门法典中反映得最集中。 ☚ 古罗马的货币利息思想 西欧中世纪关于是否应当放债取息的争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