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臺臺名。戰國趙筑,在今河北邯鄲市。因數臺連聚,故名。張衡《東京賦》:“楚筑章華於前,趙建叢臺於後。”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亭臺部 > 臺名 > 叢臺2 叢臺2 cóngtái 臺名。座落於河南商水縣。戰國時楚國所築。宋·樂史《太平寰宇記·河南道十·陳州》:“此臺蓋襄王所築也,非趙之叢臺,名同事異。按,郎蔚之《陳州舊圖》云:‘楚王遊觀弋釣地,或税駕於此,往往有嘉禾叢生,因以爲名也。’”參閲《嘉慶重修一統志·陳州府·古蹟》。 
叢臺1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亭臺部 > 臺名 > 叢臺1 叢臺1 cóngtái 臺名。座落於河北邯鄲城内。因數臺相連,故名。相傳爲戰國時趙武靈王閲兵與觀歌舞而建。臺高七米,東西長五十九米,南北寬二十二米,嚮南突出一段長五十米。寬十米。頂平坦呈圓形。臺上設有天橋、雪洞、花苑、妝閣諸景。周圍有趙王宫、武靈館、如意軒、回瀾亭、七賢祠等建築,亭臺掩映,湖光山色。現今已擴建爲叢臺公園。《漢書·高后紀》:“趙王宫叢臺災。”顔師古注:“連聚非一,故名叢臺。蓋本六國時趙王故臺也,在邯鄲城中。”唐·李遠《聽話叢臺》詩:“有客新從趙地回,自言曾上古叢臺。”清·吴偉業《讀魏石生〈懷古詩〉》詩:“家近叢臺推意氣,山開全趙見平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