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灯儿qǔdēngr❶竹、木片或麻杆一端蘸硫磺,遇火星后燃着,用以发火。〔例〕遇着个阴天,那火镜儿也着实不便,所以我才给你备了这火链、取灯儿两桩东西。(儿536) ❷火柴或指火柴头儿(硫化物、磷化物)。〔例〕甚至于串胡同收破鞋烂纸的妇女们,原来吆喝“换大肥头子儿”,也竟自改为“换洋取灯儿”!(文七228)∣我受不了啦!我喝了,喝了取灯儿啦!我想活,可这个世道,不让我活。(胡356) 取灯儿qǐ dēngr见〔取灯儿〕qudengr。
取灯儿qù dēngr;qi dēngr古代一种引火的小木棒,一头涂有硫磺或药硝,借助火源点燃后用来点灯,故叫取灯儿。后火柴从西洋传入,取灯儿便指火柴,也叫“洋取灯儿”。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爐燈部 > 竈具 > 發燭 > 取燈兒 取燈兒 qǔdēnger 取灯儿 213.取灯儿(p452.2)书证题作: 《古今杂剧·明人<李云卿得悟昇真>二》 按:标题失误者二:。 一、丛书误称, 《李云卿得悟昇真》剧未入元人无名氏辑《古今杂剧》三十种,而收入明人赵琦美辑《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二百四十二种。亦入民国涵芬楼辑《孤本元明杂剧》一百四十五种。 二、于剧作之前只题作“明人”而失作者亦不合该辞书之体例, 当题作: “明·缺名”乃确。 ☚ 反景 口燥唇干 ☛ 取灯儿qǔ dēngr方言。意为火柴。也说成“起灯儿”:兜里连买盒~的钱也没有了; ~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