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栲胶原料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栲胶原料tannin materials用于栲胶工业性生产的富含单宁的木质、皮层、叶子、荚壳等,通称之为植物鞣料。植物鞣料多达数百种,但能作栲胶原料的不过20~30种,如,落叶松、云杉、木麻黄、油柑、杨梅、黑荆树、栓皮栎、大鳞栎、栗木和樫木等。它们的条件是: 单宁含量树皮不低于15%,木材不低于10%; 资源集中,易于采收、干燥和贮存; 加工后的产品具有良好的鞣制性能。 表1 几种重要的栲胶原料
采集 不同原料采用不同的采集方法。❶皮类原料: 采用手工或机械剥皮。手工剥皮方法因树种而异,如黑荆树皮,纤维长,树皮薄,采取条状剥皮方式。落叶松树皮纤维短,栓皮多,只能用工具剥取。机械剥皮分切割法和摩擦法。前一种方法生产能力低,切下的树皮带有10%左右木质,树皮质量差,不宜采用。后一种方法比较好,可采用链条式和凸轮式两种剥皮机。链条式剥皮机由机架、剥皮器旋转托盘和进料器组成。由电机带动,可剥树径6~25厘米的原木。机上装有环形链条,固定在杠杆上,转动接头安装在平面板的端面,链条紧贴原木,靠摩擦作用剥下树皮,凸轮式剥皮机用凸轮代替容易磨损的链条。凸轮用合金材料制成,截面呈三角形、固定在环绕原木周围旋转的辊筒上,用弹簧使其紧贴原木,剥取树皮。 ❷木质类原料:采用人工或机械伐木方式。树木伐倒后,除掉枝桠及树皮,锯成规定长度,集中在林道待运。 ❸果壳类原料: 如橡碗。土耳其的大鳞栎,树矮小,以人工采摘为主,采摘的新橡碗,平铺在地上,风干后,运到工厂。中国以拾取落地橡碗为主,每年8、9月份开始收集,由收购站经营,再转售给工厂。前一种方法橡碗颜色浅淡,杂质少,单宁含量高。后 一种方法采收的橡碗,颜色深,杂质多,质量低。 ❹根茎类原料: 靠人工采收,根浅如薯莨、红根可用手拔,或用带钩爪的工具挖取,埋在深处的根如塔壤、酸模根用铁耙挖取。如系人工种植,则用收割机挖出40厘米深的沟渠,再行采收。 采收后的树皮、木材、果壳含水分60%左右,新鲜的根含水超过60%。必须尽快干燥,防止原料变质。一般采用自然风干,使原料中水分降到16%以下。必要时也可用人工干燥,在50℃以下烘烤,此法可以缩短时间,但比自然风干费力,而且费用高。 分级 经过干燥的原料,可按颜色深浅、水分多少、单宁含量高低等进行分级。例如落叶松树皮按树皮中木质量、外观与内表颜色分两级。Ⅰ级、Ⅱ级的木质量分别≤0.5和0.8; 颜色棕红到深灰等。中国橡碗分三级(表2)。 表2 中国橡碗分级标准
装运 装运前,树皮用人工或机械打包成捆(90×60×50厘米),重量不大于80千克,经切断或无法成捆的树皮,可用麻袋或其他包装(如集装箱)。每捆或每袋应有标志,注明品种、捆重、等级。各类原料根据当地运输条件、运距长短等条件来确定运输工具。 验收 原料应按国家标准有关原料取样和检验方法对每批栲胶原料进行抽样检验。检查原料有无霉变、夹杂物或掺假,外观颜色是否一致,以确定进厂原料的等级。 贮存 原料贮存分室内和露天两种。室内以简易仓库为主,仓库容积根据贮存的原料数量确定,一般以堆存200~300吨为宜。地面铺置木板或砖头,保持干燥,每隔6米设1.5米通道。仓顶和四周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顶部和墙壁不得渗水。室外采取堆垛形式,如圆锥形、金字塔形和长方形堆垛,堆高可达10米以上。垛底用木材和水泥条垫衬,离地30厘米以上,保持通风,不受潮。顶部用防水材料(如油毛毡)盖好,防止原料变质。经过气干的原料在室内贮存期一年左右为宜。因为长期贮存,原料质量发生变化,表现为原料中总浸出物减少,颜色加深。如橡碗贮存一年,总浸出物降低4%左右。油柑树皮的颜色(红+黄)存放前为5~6,存放2~3年为17;橡碗存放前为14,存放后为40。原料在露天存放,经受风雨和阳光照射,更易变质,不宜采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