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株间二氧化碳浓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株间二氧化碳浓度zhujian eryanghuatan nongducarbon dioxide con centration within canopy农田作物群体内CO2浓度。它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当CO2浓度在光饱和点以下时, 大多数作物的光合作用随CO2浓度增加而增强。大气CO2浓度增加到常量(320μl/L)的3~5倍时,小麦、甜菜、番茄、水稻等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可提高2~3倍。共生固氮的大豆,在田间补充CO2量达1000μl/L的条件下可增产570%。由于光合作用的消耗,株间CO2浓度往往低于大气常量。当株间CO2浓度比大气常量低40~60μl/L时, 对作物十分不利。水稻田里CO2浓度经常比大气常用低10%~20%,光合作用也相应地下降10%~20%。当CO2浓度仅为常量的50%时,水稻光合作用产物几乎全部用于呼吸消耗。在自然条件下,CO2浓度经常作为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而起作用。 晴天旺盛生长的玉米地里空气中的CO2浓度的理想廓线 在晴朗静风的夜间,株间CO2往往可以高达400μl/L以上,但是在中午经常可以下降到250ppm以下,日较差可达150μl/L以上。晴朗静风的白天,生长繁茂的玉米冠层上CO2浓度常可降到100μl/L以上。在有风的日子,作物群体小时,只有20~60μl/L的日变化量。株间CO2日较差最大值,出现在作物叶子最密集的高度,一般在1/2株高到2/3株高处。在其它条件相同时,C4作物株间CO2日变化大于C3作物。在作物层以上的空气中,高差1米,CO2浓度只相差几个μl/L;在植株间,尤其在水平叶较多的群体内,往往可以有十几到几十μl/L的差值。夜间,株间CO2浓度垂直分布的型式与裸地相似,随着高度升高CO2浓度降低。在晴朗静风的夜间,植被内CO2浓度的梯度明显地大于有风的夜晚。白天,在直立叶量较多的群体(小麦、玉米等)内,上午CO2浓度最低值出现的高度随太阳高度增大而向群体下层移动,下午随太阳高度降低,CO2浓度最低值出现的高度又向群体上层移动。但在水平叶量较多的群体(菜豆)内,因为太阳辐射被水平叶减弱较多,下层叶片的光合作用始终不强。看不到CO2最低浓度层的移动。 增加大气中CO2浓度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北欧各国把增施CO2用于生产。CO2施肥的方法各不相同,在大田里土壤中施用大量有机肥,具有增施CO2的效果。在控制环境内,可以使用干冰,CO2发生剂(碳酸盐在有机酸中分解),高压CO2容器筒,在铁罐中燃烧丙烷、天然气体或煤油等方法增加CO2,但用干冰会使气温降低,燃烧的方法会产生有害气体。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