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反驳论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反驳论据

 止:彼以此其然也,说是其然也。我以此其不然也,疑是其然也。(《经说下》)
 【注释】 ①彼:对方。
 【译文】 所谓“止”:对方认为此事是这样,就说这类事都是如此;我认为此事不是这样,就怀疑这类事都是如此。
 【评说】 “止”是墨家进行反驳的一种推理方式。止式推论相当于反驳中的反驳论据——通过反驳论敌的论据的真实性,说明对方的论证不能成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驳倒了对方的论题,所以说“疑是其然也”。
 对方由单称判断之肯定推出全称判断之肯定,例如由“张三是男人”推出“所有的人都是男人”。我们在用“止”式推论进行反驳时,则往往以单称判断之否定,反对全称判断之肯定,例如由“张三不是男人”推出“所有的人都是男人是值得怀疑的”。这是能够削弱、遏止对方的论点的。

反驳论据 - 中学生作文借鉴 - 可可诗词网

反驳论据

 例文
 

好奇心


 

□江苏考生


 好奇心,无疑是一颗希望知道自己所不知事物的心。如果只将眼光聚于此,那在我看来,似乎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大多都有这样一颗“心”。
 有一种“好奇心”在鲁迅的文章中最为常见:那驱使国民争先恐后看“砍头节目”的是好奇心;那驱使乡邻听祥林嫂哭诉的是好奇心;那驱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
 但,也许这些都只能称为“好奇”罢了,“心”却是失去了的。这样的“好奇”,建立在对他人痛苦的窥探上,建立在“铁屋子”一般黑暗的愚昧上,如果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奇心”,那么没有,也罢。
 那么放眼世界呢? 这样的“好奇而无心”也是比比皆是的。火刑柱上的贞德满足了中世纪人们的好奇心;怒吼的加西莫多满足了芸芸众生的好奇心。这样的“好奇心”似乎成了“赤子同心”的世界语言,在这样的语言之中写的尽是愚昧、平庸、衰亡与了无生机。
 试问:真正的好奇心又为何物呢?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观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心观察,即使最寻常的事物也会化为“神奇”。在远古时代,先人们仰望星空,探斗转星移的奥秘,品云淡云聚的风采;到现在,我们通过望远镜与另一个星球招手,通过显微镜感知微观宇宙。可以说,没有观察与帮助我们更好观察的工具,好奇心也会闭上心房的窗,落满灰尘。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思考。如果“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是供我们观察的无限舞台,那么,“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则是激发与约束我们将观察成果深化的不二法门。如帕斯卡尔所言:“思维成就人的伟大,我们的一切尊严都在于思考——即使你只不过是强大自然下的苇草。”如果没有这种“灵魂在场”之下的思考,那么无论多少个苹果掉下来,恐怕也砸不出“万有引力”的发现;无论人类是多么费尽心思地观察与学习,也难有一丝一毫的创造与进步。
 真正的好奇心不是“猎奇”,它的存在不是为了以平庸或愚昧的心态去“发掘”别人的痛苦,去践踏真理。它的存在,需要观察的双眼来定位,需要思者的头脑来彰显其价值。
 有了这样的好奇心,困难得以排解,社会得以进步,人类得以更好的生存并维护自己的尊严……
 《哈姆雷特》中有言:“身处果壳之中,也自以为无限宇宙之王。”也许,正因为有了真的“好奇心”在,我们才能以更有力的声音爆发出这样的呐喊。
 更何况,因为有了好奇的心,我们的世界远比果壳广阔得多。
 借鉴提示
 反驳论据就是证明对方用以支撑论点的论据是虚假的,对方的论据一旦被推翻,那么由该论据所支撑的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论据有两种基本形式: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如本文先从对方的观点:“好奇心,无疑是一颗希望知道自己所不知事物的心”出发,找出中外符合并支持这些观点的事实论据,即:国民争先恐后看“砍头节目”、乡邻听祥林嫂哭诉、阿Q“革命”、看火刑柱上的贞德、听加西莫多的怒吼,然后指出这些事例中显现的只能算是好奇,而心却是失去了的,不是真正的好奇心。这些论据被驳倒了,建立在这些论据之上的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这是破的阶段。然后是立,即提出自己的观点,什么是真正的好奇心呢?文章接着从正面阐述了:真正的好奇心需要观察、需要思考,它的存在,需要观察的双眼来定位,需要思者的头脑来彰显其价值。
反驳论据

反驳论据

摆事实、讲道理,揭露对方所使用论据的虚假性,从而驳倒其错误论点的反驳方法,就是反驳论据。对方论点的论据,有的是断章取义的,有的是歪曲事实的,有的是无中生有的。把其虚假性揭露出来,它的论点就站不住脚了。驳倒了对方的论据,表明论点得不到证明,站不住脚,但并不等于已彻底驳倒了对方的论点。因此,反驳论据和反驳论点要结合起来,才显得充分有力。

☚ 反驳   反驳论证 ☛

反驳论据

refutation of argument ground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5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