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反转录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反转录酶

又称“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在还原病毒中发现的一种酶。既能催化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又能催化以DNA为模板合成DNA。还具有RNA酶H的活性,降解RNA-DNA杂种分子中的RNA。基因工程中用于催化以mRNA为模板合成DNA。

反转录酶

反转录酶

反转录酶催化以RNA为模板的DNA合成,因与通常的由DNA转录RNA相反,故名。70年代以来,从多种致癌RNA病毒(如鸡、小鼠白血病病毒,肉瘤病毒及乳腺癌病毒等)中,发现了一种以RNA为模板的DNA聚合酶,即RNA指导的DNA聚合酶(RDDP),又称为反转录酶。此酶也可利用DNA或RNA-DNA杂交体作为模板,但利用程度较小。
对鸟骨髓胚细胞性白血病病毒反转录酶的研究表明,其分子量为160 000。一个酶分子中含有两个Zn++原子。它是由105 000及65 000道尔顿的亚单位组成。酶的活性只和两个较小的亚单位有关。对于大亚单位的功能尚不够清楚。
RNA指导的DNA聚合酶所催化的反应也是以四种三磷酸脱氧核糖核苷为作用物,但以病毒单股RNA作为模板。此RNA是一个70S复合物,由四个35S单位和12~20个4S RNA片段所组成。在4S RNA中有一个t-RNA色可作为反应的引物。反应体系中还需Mg3+及Mn2+存在。
在RNA模板指导下,聚合反应自引物3′末端开始进行并延伸,先合成一条DNA链。除去tRNA引物后,以新合成的DNA链为模板,再合成一条互补的DNA链,于是形成了一双链DNA分子。这种携带病毒RNA信息的DNA分子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库中去,随着细胞的增殖而传递到子代,并可促使宿主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反转录酶并非致癌病毒所特有,在某些并无RNA 病毒的动物组织提取物中,也发现反转录酶。如正常细胞(蛙卵、正在分裂的淋巴细胞)和胚胎细胞 (如鸡胚及鼠胚)中,也有此酶。
反转录酶的发现,说明在特定条件下,RNA也可作为遗传信息物质,它指导DNA合成,从而将信息传给DNA。这种反向转录是遗传信息的反向流动,是对遗传学的中心法则的补充和修正。故在医学及生物学中有重要意义。

☚ 核糖核酸(RNA)的合成   遗传密码 ☛

反转录酶

反转录酶

分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认为遗传信息只能从DNA传向RNA,再从RNA传给蛋白质。但是有些RNA病毒可以在动物体内引起肿瘤,因此,Temin于1964年设想这些含有肿瘤基因的病毒RNA可能转录成DNA,然后掺入宿主基因组中,成为它的一部分。这种转录可能是由肿瘤病毒RNA所指引的DNA聚合酶所催化。Temin及Baltimore于1970年发现了这种RNA指引的DNA聚合酶,或称之为反转录酶,从而证实了这种设想。此酶已从多种RNA肿瘤病毒中分离纯化。动物细胞及正常人细胞中也有这种酶。目前,此酶多从鸡成髓细胞白血病病毒中提取。此酶含两个亚单位,分子量分别为110,000及70,000,并含有两原子结合Zn++
作用时,它以脱氧核糖核苷5′-三磷酸为原料,以R-NA链为模板,和一个含有游离3′-羟基末端的短引物,顺着5′→3′的方向,首先合成DNA-RNA复合体,然后将RNA水解掉。这样生成的DNA进一步仍藉反转录酶的催化作用,合成一条互补的DNA,从而得到一条双链D-NA。这种经反转录生成的双链病毒DNA (反转录病毒DNA)需进一步整合到宿主DNA中,方能进行复制。

☚ 转移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的损伤与修复 ☛
000067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