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反裘负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反裘负薪

反裘负薪

汉代寓言。西汉刘向著。《新序·杂事二》: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 长人和短人   刈兰 ☛

反裘负薪fǎn qiú fù xīn

反裘,反穿皮衣(古人穿皮衣以毛朝外为正,此指毛朝里);薪,柴草。即反穿着皮衣而揹柴草。春秋时,晏婴往晋,行至中牟,见越石父,反裘负刍。婴因解一头驾车之马替他赎身,使免于冻饿。见《晏子春秋·内篇上》、《吕氏春秋·观世》等。又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见《新序·杂事二》。刍,即薪。后用“反裘负薪”比喻不知轻重本末。《宋书·范泰传》:“故囊漏贮中,识者不吝;反裘负薪,存毛实难。”也作“反裘伤皮”。《晋书·张轨传》:“今详欲因人之饥,以要三倍,反裘伤皮,未足喻之。”也作“爱毛反裘”。《魏书·高祖纪上》:“去秋淫雨,洪水为灾,百姓嗷然,联用嗟愍,故遣使者循方赈恤。而牧守不思利民之道,期于取办,爱毛反裘,甚无谓也。”

反裘负薪

反裘负薪

反穿毛皮衣服背柴草,只注意不会磨掉毛的一面,没注意皮磨坏了毛也没地方依附的一面。比喻愚昧糊涂,不明事理。裘:皮衣,古人的皮衣只有皮毛没有布料覆盖,且穿时一般把有毛的一面朝外,叫表,没毛的一面向内,叫里。

☚ 不识时务   昏头昏脑 ☛
主次颠倒

主次颠倒

把结果当成原因,颠倒了因果关系:倒果为因
变被动为主动:反客为主
事物轻重、大小颠倒了位置:主客颠倒
颠倒事物的主次关系:头足倒置
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事物的地位摆颠倒了:轻重倒置
颠倒了事物的主次位置:颠倒 大忘 本末倒置 倒置本末
处事违反常规或主次颠倒,本末倒置:耳视目食 耳视目听
本末倒置,不合常理:撑岸就船
为物伤身,轻重倒置:剖腹藏珠 剖腹藏宝 破腹藏珠
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爱毛反裘
愚昧无知,本末倒置:反裘伤皮
轻重倒置,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弄颠倒了:舍本逐末 舍本求末 舍本从末 舍本事末 离本逐末 离本趋末 离本依末 离本徼末 降本流末 抱枝拾叶 寻流逐末 损本逐末 捐本逐末 逐末弃本 逐末舍本 弃本求末 弃本逐末
不明事理,舍本逐末:反裘负刍 反裘负薪

☚ 主次   先、后 ☛

反裘负薪fǎn qiú fù xīn

反裘:反穿皮袄,古时皮袄毛在外,反穿则毛在里。薪:柴。反穿皮袄背柴,怕皮袄的毛磨掉。形容劳苦贫困。后比喻不知本末主次,好的动机得不到好的效果。
〔例〕他这样做是~,岂不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提示】多作宾语、主语。“薪”不能写作“新”。

反裘负薪fǎn qiú fù xīn

反穿皮袄背柴草。意谓怕皮毛被磨损。
❶ 形容士人因贫困而从事劳苦的工作。
❷ 比喻愚昧。
❸ 比喻轻重本末倒置,行为悖谬。古人穿皮衣以毛朝外为正,为爱惜毛而皮朝外,却不知皮若磨损毛就无所依附的基本道理。也作“反裘负刍”。

反裘负薪fǎnqiú-fùxīn

见“反裘负刍”。清·张惠言《庄达甫无名人诗序》:“然许由洗耳,巢父牵犊,披裘公~,荷蒉之流,通言于孔子,彼虽隐其光,藏其形,亦未始不欲自见以传于后。”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