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双塔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双塔寺

双塔寺

双塔寺又名永祚寺,人称“文笔双塔”,位于太原市区东南隅。“双塔凌霄”已成为太原的标志。永祚寺与双塔创建于明万历年间,相传由明万历皇帝之母慈圣太后出资,高僧佛灯主持修建,故又称宣文塔。塔高53米,13层,八角形,砖石结构,塔表面用精美的砖雕斗拱和琉璃飞檐装饰。飞檐上下又嵌饰各色鸟兽,花卉,人物。塔为两檐楼阁式,殿宇为无量殿形制。大殿前有粗若碗口的两株明代丁香和明代牡丹。东厢月门内新建的书法碑廊,有历代名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张旭、颜真卿、柳公权、怀素、苏东坡、黄庭坚等人的手书碑刻。

☚ 忻州顿村温泉度假村   风陵渡 ☛

双塔寺

双塔寺

双塔寺又称永祚寺,在太原火车站东端,坐落在林木葱茏的山坡上。双塔,名文宣塔,是明代高僧佛登和尚于1608年奉旨修建,为太原市的标志。两塔南北对峙,相距50米,八角13层,高54.8米,砖石结构,琉璃飞檐,檐上鸟兽花卉,檐下佛像浮雕,为明代砖雕艺术珍品。塔顶为八角攒尖式,琉璃葫芦顶,太原风光历历在目。李自成登临双塔寺,写下了有名的“咏双塔寺”的诗句。这擎天双塔如两支文笔,有“文笔双塔”之称,故历史上太原文人辈出。
永祚寺坐北朝南,依山构筑,是一座别致的古刹,由塔院、前院、后院三部分组成。塔院现存双塔、过殿和后殿。后院现存大雄宝殿、三圣阁、禅堂、方丈等建筑,全部为素砖仿木结构,是明代砖结构建筑精品。大雄宝殿、三圣阁为砖石碹砌,有“无梁殿”之称。天井中的牡丹、丁香花红叶绿,为明代就有。前院名牡丹园,有“小洛阳”之称,近年新建的书法碑廊中,有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苏东坡、黄庭坚等历代名家的书法碑刻,廊内墙上镶嵌的宝贤堂碑刻,也为书法碑刻珍品。
单位:双塔寺文物保管所
电话:86-351-4374575

☚ 蒲津渡遗址博物馆   河边民俗博物馆(阎锡山旧居) ☛
双塔寺

双塔寺

位于东南郊郝庄村南。创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原名永祚寺。又称文笔双塔。相传双塔为明神宗之母宣文太后捐资,高僧佛登主持建成,故又称宣文塔。双塔高54.7米,8角13层,砖石结构,琉璃飞檐。飞檐上下嵌饰各色花卉、鸟兽、人物,绚丽壮观。塔内有石梯,盘旋顶层,可凭窗远眺太原风光。明人李溥《登永祚塔》诗云:“三晋城楼俯首看,一声长啸倚栏干。……矗矗苍龙擎宇宙,绵绵紫气发林峦。”双塔为太原悠久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物。寺内有大殿及东西配殿,均为砖构,无梁殿形制。大殿为两层重檐楼阁式,上层为三圣阁,砖雕藻井,瓦檐斗栱,雕工精巧,富丽洗炼。大殿前有牡丹,枝老叶茂,传为明代所植。东厢月门内廊有历代名家王羲之、王献之、张旭、颜真卿、柳公权、怀素、苏轼、黄庭坚等书法碑刻。

☚ 崇善寺   多福寺 ☛

双塔寺

明代砖塔寺院。原名永祚寺,因寺内双塔高耸,俗称今名。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东南的郝庄村南。寺由佛教高僧佛登和尚主持,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创建。寺依山坐北朝南,有大雄殿、三圣阁,系砖石砌成。院内东西两厢房、客房、禅堂,殿东侧是方丈室。院内新建碑廊内陈列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书法碑刻。双塔与寺同时修建。两塔相距60米,共13层,高达54.85米,为太原市的象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