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外命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外命妇古代称卿、大夫之妻为外命妇。《周礼·阍人》:“凡外内命夫、命妇出入,则为之闢。”《资治通鉴·陈太建十一年》:“集百官及宫人、外命妇。”胡三省注曰:“外命妇,五品以上官之妻也。”《通典·职官十六》:“大唐外命妇之制,诸王母妻及妃、文武官一品及国公、母、妻为国夫人,三品以上母、妻为郡夫人,四品母妻为郡君,五品母妻为县官……。”后世则因夫或子而得封号的妇女皆称外命妇。 外命妇 外命妇皇宫外妇人有爵位的外命妇通称。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唐纪十七》: “外命妇: 皇姑封大长公主,皇姊妹封长公主,皇女封公主,皇太子之女封郡主,王之女封县主。王母妻为妃,一品及国公母妻为国夫人,三品以上母妻为郡夫人,五品、勋官三品封母妻为县君;散官并同职事; 勋官四品封母妻为乡君,其母并加‘太’ 字,各视其夫、子之品。” ☚ 外帘官 外务大臣 ☛ 外命妇wài mìng fù妇人有封号的称命妇,有内命妇、外命妇,皇帝妃嫔及太子良娣以下为内命妇,公主及王妃以下为外命妇。凡因夫或子女得封号的都称外命妇。秦汉始有封君之号,如汉景帝王皇后之母封平原君,梁冀妻孙寿封为襄城君,王商夫人阴氏死,追封为开封君。到唐朝,外命妇之制,文武官一品及国公母妻为国夫人,三品以上母妻为郡夫人,四品母妻为郡君,五品母妻为县君等。见《通典·职官十六·内官》。 外命妇古时卿、大夫之妻称外命妇。后来因夫与子贵显而得封号的妇人,都称外命妇。 外命妇受封于宫外的妇女。西周春秋时称卿大夫之妻为外命妇。汉代的外命妇有公主、王太妃、王妃、诸王女、列侯太夫人、夫人; 而外戚妇女则封为君。南朝宋以县君、乡君封外戚妇人;命妇的封号可见者有子太夫人。南齐亦以县君、乡君封外戚妇人;外命妇封号可见者有国太夫人、国夫人。梁外命妇封号可见者有国太夫人、国夫人、侯夫人诸称。北周外命妇的称号有大长公主、公主、王太妃、王妃、太夫人、夫人、郡君、县君等。《通典·职官十六》记唐代外命妇之制说:“诸王母妻及妃,文武官一品及国公母、妻为国夫人,三品以上母、妻为郡夫人,四品母、妻为郡君,五品母、妻为县君。散官同职事。若勋官四品有封,母妻为乡君。……开元八年(公元720年)五月敕准,令王妻为妃,文武官及国公妻为国夫人,母加太字。”《续通典·职官十六》记自宋至明外命妇之制如下:宋外命妇之号有国夫人,郡夫人,淑人、硕人、令人、恭人、宜人、安人、孺人,元代一品封国夫人,二品郡公夫人,三品郡侯夫人,四品郡君,五品县君,六品恭人,七品宜人。明代一品封一品夫人,二品封夫人,三品淑人,四品恭人,五品宜人,六品安人,七品以下孺人。清代外命妇之制同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