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卫生防疫津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卫生防疫津贴对卫生防疫站中从事有毒有害、有传染危险的工作和长年外勤的现场卫生防疫人员实行的一种津贴。其目的在于保障卫生防疫人员的身体健康,调动他们深入现场防病灭病的积极性。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于1979年发出的《关于卫生防疫人员实行防疫津贴的通知》中规定:根据各类卫生防疫人员的工作量大小、时间长短、条件好坏、防疫难易以及危害身体健康的程度等情况,分别享受四类卫生防疫津贴标准。凡专职从事烈性或甲类传染病防治、强致癌性物质监测和研究人员,以及在高山、野外、荒漠、森林等地从事自然疫源性疾病进行调整、病媒动物采集等工作的人员,可享受一类津贴的待遇;凡在乙性传染病流行期间,深入病区进行防治病工作的人员,以及专职从事强毒、强菌室工作和放射线同位素监测等工作的人员,可享受二类津贴待遇;凡深入工厂、矿山尘毒弥漫场所进行实地调查的人员或在病区处理污水、污物以及担负除害虫等工作的防疫人员,可享受三类津贴的待遇;凡专职从事消毒、杀虫、灭鼠工作和污水、粪便卫生管理等工作的人员,可享受四类津贴的待遇。 卫生防疫津贴中国给予经常深入疫区病家进行防病、灭病和各项卫生工作,实施防治、抢救、检验、直接接触疫病和尘、毒的卫生防疫人员的保健津贴。有四类。第一类如专职从事烈性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等,每人每月15元。第二类如在急性传染病流行期间深入病区进行防病治病工作的等,每人每月12元。第三类如从事病源探索工作的等,每人每月9元。第四类如专职从事消毒、杀虫、灭鼠工作和污水、粪便卫生管理工作的等,每人每月6元。 卫生防疫津贴向卫生防疫系统中从事有毒有害、有传染危险和长年外出的人员发放的津贴。卫生防疫人员经常深入疫区病家进行防疫灭病和各项卫生工作,直接接触疫病和尘毒。所以,为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需建立卫生防疫津贴。 卫生防疫津贴专门向卫生防疫站中从事有毒有害、有传染危险和长年外勤的人员发放的津贴。按照1979年10月31日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卫生防疫人员实行防疫津贴的通知》 中规定,国家从1980年1月1日起,对卫生防疫人员实行防疫津贴。根据工作量大小、时间长短、条件好坏、防疫难易以及危害身体健康的程度等情况,分别享受一、二、三、四类卫生防疫津贴:一类每人每月15元。专职从事鼠疫、霍乱及副霍乱等烈性传染病 (甲类)现场防疫工作的;专职从事黄曲霉素,3、4苯并蓖,亚硝基胺等强致癌物质检验的; 深入高山、野外、荒漠、森林从事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病源调查,进行病媒昆虫、动物采集、考察等工作的。二类每人每月12元。专职从事甲类传染病和强致癌物质监测工作的; 专职从事白喉、流行性脑脊髓炎、百日咳、猩红热、麻疹、流行性感冒、痢疾、伤寒及副伤寒、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斑疹伤寒、回归热、森林脑炎、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杆菌病、狂犬病、炭疽等乙类传染病流行期间深入病区和对克山病进行现场防治工作的;专职从事医用X线、Y—探伤、加速器及封闭源等放射防护测定、环境放射性监测、放化分析和放射性同位素防护、监测工作的; 专职从事霉菌及砷、汞、铬、苯、有机磷、有机氯等毒物的实验室检验工作的; 专职从事强毒菌 (病毒、病菌)检验工作的; 参与反生物战工作的。三类每人每月9元。深入病区专职从事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大骨节病、氟中毒等地方病防治工作的; 专职从事病源探索、乙类传染病监测的; 专职从事对学生钩虫、蛔虫、肺吸虫等寄生虫病防治及疾病防治等工作的; 专职从事大气、水体、土壤及食品卫生监测、粪便无害化处理工作的; 专职从事厂矿企业、劳动环境、毒尘弥漫场所实地调查,深入基层进行各种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防治、监测工作的;遇到紧急情况如地震、抗洪、抗高温、高寒等情况发生深入第一线进行卫生防疫工作的。四类每人每月6元。专职从事预防性消毒、灭鼠杀虫工作的;专职从事饲养实验动物工作的; 专职从事卫生监测、检验工作的。津贴带有保健性质。专职人员调离本岗位后,即取消津贴,不能随工资转到调入单位。 卫生防疫津贴 卫生防疫津贴属于保健性津贴范围,对直接接触有毒、有害、有传染危险和长年外勤的卫生防疫人员发放的津贴。卫生防疫津贴的发放,应根据有关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量大小、接触时间长短、危害身体健康程度以及工作条件好坏、防护难易等情况,按人、按项计算。卫生防疫津贴分为若干等级标准,凡兼做二种类别以上可享受卫生防疫津贴的工作时,可就高享受,不能同时享受两种津贴。 ☚ 工资性津贴 中夜班津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