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卧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卧辙wò zhé见“攀辕”。刘得仁《送钱给事赴虢州》:用作盐梅日,争回卧辙人。刘长卿《奉饯郑中丞罢浙西节度还京》:五马嘶城隅,万人卧车辙。刘商《送庐州贾使君拜命》:悬旌风肃肃,卧辙泪纷纷。 卧辙 卧辙《太平御览》卷二六○引《东观汉记》:“侯霸,字君房,河南密人也。为临淮太守,治有能名。及王莽之败,霸保固自守,卒全一郡。更始元年,遣谒者侯盛、荆州刺史费遂赍玺书征霸,百姓老弱相携号哭,遮使者车,或当道而卧。皆曰:‘乞侯君复留期年。’”后以此典称颂地方官吏的政绩。南朝梁·沈约《去东阳与吏民别》:“无以招卧辙,宁望后相思。” ☚ 卧淮阳 握节看羊 ☛ 卧辙宋词典故·卧辙 【出典】 《东观汉记》:“侯霸字君房,为临淮太守,治有能名,及王莽之败,王霸保固(自)守,卒全一郡。更始之年,遣使征霸,百姓老弱相携号哭,遮使者车,或当道而卧。皆曰:‘乞君复留。’民乃诫乳妇‘勿得举子。侯君当去,必不能全。’使者虑霸就征,临淮必乱,不敢受玺书,而具以状闻。”(据《太平御览》卷二六○引)《文选》卷五九南朝齐·沈休文(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攀车卧辙之恋,争涂忘远。” 【释义】 西汉东汉之交,侯霸为临淮太守,于战乱之际,保郡自守,使百姓没有受到战争的灾害。因此更始帝徵之入朝,百姓不放他走,遮拦使者之车,卧于当道,希望朝廷使侯再任一年临淮太守。沈约用此典有“攀车卧辙”语。后世常用“卧辙”以赞扬地方官有惠政,因而受到百姓的爱戴。 【例句】 难卧辙,留行李。但侧听,星晨履。看麒麟案侧,即催荣侍。(姚勉《满江红·郑郡守美任》3092)这用“卧辙”之典赞美“郡守”为当地人们所爱戴。意为此郡人民虽然感激郡守在任期间多惠政,但因为他为朝廷所召,担任更重要的官职,所以不必“卧辙”当道,不许他离去。②西风,催入觐。声驰当道,名达朝端。任锦溪溪上,卧辙攀辕。(熊则轩《满庭芳·郭县尹美任》3337)这里用“卧辙”典赞美郭县尹在任时有惠,因此在他离任时百姓们都要挽留一番。③明朝仙领趣持鳌,十万人家齐卧辙。(无名氏《玉楼春·寿太守》3811)这里用“卧辙”典赞美太守被此郡人们所热爱。意为明年太守高升入朝为官,郡中十万百姓都会卧辙当道,不放您离去。 卧辙 卧辙参见“攀辕卧辙”。无名氏《玉楼春·寿太守》: “明朝仙领趣持鳌。十万人家齐卧辙。” ☚ 卧漳滨 卧辙攀辕 ☛ 卧辙《左平御览》卷二六0引《东观汉记》:“侯霸,字君房,河南密人也。为临淮太守,治有能名。及王莽之败,霸保固自守,卒全一郡。更始元年,遣谒者侯盛、荆州刺史费遂赍玺书征霸。百姓老弱相携号哭,遮使者车,或当道而卧,皆曰:‘乞侯君复留期年。’”后以此称誉地方官政绩。杜甫《奉送王信州?北归》:“解龟逾卧辙,遣骑觅扁舟。” 卧辙 卧辙wòzhé┃┃ 《后汉书·侯霸传》载:侯霸为淮阳太守,有治绩。后征入都,百姓号哭遮使车,卧于辙中,乞留霸一年。后以“卧辙”用于百姓挽留去职官员之典。唐·杜甫《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解龟逾卧辙,遣骑觅扁舟。” ☚ 拔葵 卓鲁 ☛ 卧辙借指挽留有政绩的地方官。唐刘商《送卢州贾使君拜命》诗: “悬旌风肃肃,卧辙泪纷纷。” 卧辙东汉侯霸深得民心的故事。《后汉书·侯霸传》载,霸为淮阳太守,征入都,百姓号哭遮使车,卧于辙中,乞留霸一年。《文选》 四六南朝梁任昉 《王文宪集序》:“三年,解丹阳尹,领太子少傅,余悉如故。挂服捐驹,前良取则; 卧辙弃子,后予胥怨。”参见 【攀辕卧辙】。 挽留 挽留留(留止;留连;相留;勾留) 款(~客) 淹 攀留 攀援(何可~) 另见:劝说 留下 招待 住宿 ☚ 挽留 留客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