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黄
矿物类药材。 (1)释名:李时珍《本草纲目》谓:“硫黄秉纯阳火石之精气而结成,性质通流,加热易熔化,色赋中黄,故名硫黄。”(2)功能:性温,有毒。 ❶ 杀虫止痒。常用于疥疮、黄水疮、秃疮等皮肤病的治疗。 ❷ 消痈解毒。外用有显著的解毒功能,常用于阴疽肿毒,但不宜于阳证痈肿,以免助热。 ❸ 助阳益火。可治疗命门火衰所致阳萎、尿频、腰膝发冷及肾气不纳之喘咳症,以及虚寒腹泻腹痛之症。 ❹ 通利大便。适应于老人虚寒性便秘,常与半夏配伍。 (3)用法:内服0.9~2.5克。有毒,不可大量。 外用适量。(4)药材特征:块状,鲜黄色或黄绿色,有光泽,易碎,易燃,味咸。 〔石硫黄〕 处方名。 因硫黄系矿物,故名。 〔制硫黄〕 处方名。系将净硫黄块,与豆腐同煮(每100公斤硫黄,用豆腐200公斤),至豆腐显黑绿色时,取出,漂净,阴干者。制后可减低毒性,缓和性能,解除臭味。便于内服或制剂。 〔天生黄〕 处方名。 为天然升华硫。 系温泉发出的蒸气凝结于附近的岩石上而成。功能与硫黄相同,但质纯,效力更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