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淮阳 卧淮阳《史记·汲郑列传》:“(汲黯)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吏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强予,然后奉诏。……上曰: ‘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黯居郡如救治,淮阳政清。”后以此典称颂地方官吏治政清简不烦苛,地方太平。南朝宋·谢灵运《命学士讲书》:“卧病同淮阳,宰邑旷武城。”南朝梁·丘迟《旦发渔浦潭》:“坐啸昔有委,卧治今可尚。”南朝梁·虞羲《赠何录事諲之》:“大君有命,朱襮绣裳。方同汲子,重卧淮阳。” ☚ 问舍求田 卧辙 ☛ 卧淮阳 卧淮阳参见“卧治”。毛滂《水调歌头·登衢州双石堂》:“清宵假寐,应笑长孺卧淮阳。” ☚ 卧高楼 卧龙 ☛ 卧淮阳借指理政有方的地方官员。唐皇甫冉《和樊润州秋日登城楼》诗: “时同借河内,人是卧淮阳。” ○ 卧治 卧淮阳淮阳:地名,今河南淮阳一带。躺着治理淮阳。用以称颂地方官政绩突出,治理有方。西汉武帝时,汲黯曾任东海太守。他因病经常卧床不起,却把淮阳治理得井井有条。汲黯后来位列九卿,因直言劝谏得罪皇上而被罢官。时值淮阳大乱,武帝想重新启用汲黯做淮阳太守。汲黯起初推辞不就,武帝说:“我是看重你的才能才让你出任的,希望你还能卧而治之。”汲黯上任后,淮阳之乱果然很快平定下去了。(见《史记·汲郑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