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卜伽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卜伽丘1313—1375

即乔万尼·卜伽丘,意大利人道主义的先驱者之一,文艺复兴运动早期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其伦理思想主要反映在其名著《十日谈》中。他是沿着但丁开辟的新道路继续前进的代表,比但丁更鲜明、更彻底地举起反封建、反教会、反经院哲学的大旗,在复兴古典文艺的形式下,宣传道德即幸福、满足情欲即幸福、幸福在人间的崭新的人道主义道德观。他以自然人性论为思想武器,坚定地反对宗教神学的禁欲主义,勇敢地揭露宗教道德的虚伪、卑鄙,辛辣地嘲讽教士僧侣的奸诈淫乱,明确地肯定人的情欲是人的自然本性,男女肉体的爱情既是自然的又是健康的感情,情欲特别是爱情能给人快乐和希望,是幸福的源泉,甚至它给人以来世安宁。他还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得出人人天生平等的结论。主张不应该以血统门阀而应该以道德高下划分贵贱。认为人只有两类:道德品质高尚的善人和道德品质低下的恶人。穷人中不乏贤慧高贵者,王家富室中则多平庸下贱之辈。这就在复兴古希腊“犬儒学派”以道德善恶划人类的形式下,把矛头直指封建血统等级制。他也恢复发扬了古希腊传统道德中强调智慧、知识重要作用的思想,指出智慧使人聪明、有德,指导人很好地享受感官快乐,认为“人类的智慧就是快乐的源泉”(《十日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第52页);人人都有智慧,人人都天生地具有享受幸福和快乐的权利与条件。理想的“完人”,应是聪明、智慧,道德高尚,形体俊美,体魂强健,生活幸福,行动自由。这些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生的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与伦理观,代表了当时符合历史必然性的新道德思潮。然而,卜伽丘这种新伦理观,主要是通过复兴古典文艺的形式出现的,表达手法是文学艺术的形象,而不是伦理理论的公开完善形式。这表明他本人及其所代表的新市民阶级自感力量弱小而不敢公开宣扬自己的道德观,也表明这个新阶级本身及其世界观的不独立、不成熟。特别是卜伽丘因屈服于教会压力,在晚年转而斥责人的肉欲和爱情有罪,甚至还想烧毁《十日谈》等早、中年富有革命性的全部著作。尽管这样,他对人道主义思想的普及起了很大作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