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南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南国 南国以戏剧为主的综合性文艺刊物。初为半月刊,1924年1月5日创刊于上海,同年2月出至第4期停刊。1929年复刊后改为不定期刊,期号续前,出至第6期终刊。田汉编辑,上海启智印务公司印刷,泰东书局代售,32开本,半月刊为每期仅有三十页的小型刊物,不定期刊篇幅增至六十余页。此刊是南国社的第一个刊物,半月刊时期的南国社只有田汉、易漱瑜夫妇两人,不定期刊时期的南国社虽创建了南国影剧社与南国艺术学院,但此刊仍主要由田汉支撑,因而此刊实际基本是田汉自编辑、自己托人承印与销售的刊物。创刊号上发表的《南国宣言》表明,此刊是为“欲打破文坛的惰眠状态”而“特创设”,提倡“在‘艺术上社会化’或‘社会上艺术化’的旗帜下的文艺创作与批评。此刊发表剧本、小说、诗歌、通信与南国消息,刊有田汉的剧作,易漱瑜的小说,黄衍仁、萧石君、李初梨等人的诗歌。其中较有价值的是剧作与南国消息。剧作主要是发表田汉个人的作品,其早期优秀的剧作《获虎之夜》,比较典型地反映其早期唯美主义与感伤主义艺术倾向的剧作《湖上的悲剧》, 以及《乡愁》等,均揭载于此刊。南国消息则留下了南国社发展的史料。 ☚ 戏杂志 戏剧与文艺 ☛ 南国 南国南方之国,周之南土,即江汉一带地区。《小雅·四月》六章: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毛《传》:“滔滔,大水貌,其神足以纲纪一方。”郑《笺》: “江也,汉也,南国之大水,纪理众川,使不雍滞。”《大雅·崧高》五章:“往王舅, 南国是保。” 毛 《传》: “(jì),已也。申伯,宣王之舅也。”郑《笺》:“,辞也。保,守也,安也。”南国是保,守卫周之南土。《大雅·常武》一章: “既敬既戒,惠此南国。”朱熹《集传》: “南方之国。” ☚ 南仲 南海 ☛ 南国 南国nán’ɡuó━┃ 古称南方诸侯之国。《诗经·周南·汉广》序:“文王之道,被于南国,美化行乎江汉之域。”也泛指南方。《楚辞·九章·橘颂》:“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王逸注:“南国,谓江南也。”三国魏·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唐·宋之问《径梧州》诗:“南国无霜霰。” ☚ 南陆 南服 ☛ 南国nánguó特指我国南部地区。 南国nánguó南方。 南国nán guó江南之地。屈原时代楚人所云江南,是以郢都(纪南,亦曰纪郢,即今江陵)为中心言之,故称长江以南与郢都对应之沅湘一带为江南。《橘颂》:“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王逸注:“南国,谓江南也。言橘受天命生于江南,不可移徙。种于北地,则化而为枳也。屈原自比志节如橘,亦不可移徙。”汪瑗集解:“或曰,南国泛指江南,则楚自在其中。”姜亮夫通故:“南国谓江南之地也。《禹贡》‘淮海惟扬州……厥包橘柚锡贡。’《吕氏春秋·本味》‘江浦之橘,云梦之柚。’《汉书·食货志》‘江陵千树橘,与千户侯等。’苏秦说赵肃侯‘君诚能听臣,燕必致旃裘狗马之地,齐必致鱼盐之海,楚必致橘柚之园。’则楚地战国之世,盛产橘柚也。此南国指楚地言是也。盖江陵云梦皆生产橘柚,为楚地生息最繁之果,馨香味美,为人所好,故屈子为之颂。” 南国(反)北国 南国nánɡuó对我国南方的美称。 北国;南国、南天○北国běi guó(名)〈书〉指我国北部:~风光|~江南|名播~|雁来~|~的冰雪|此树生长在~|冰天雪地的~。 ●南国nán guó(名)〈书〉指我国南部:~风光|~春来早|~无霜霰,常年见物华|春色装点着~|充满~气息的水上木屋。 ●南天nán tiān(名)南方:君去~,另谋生计|~风俗别于北方|~春雨。 南国←→北国nán guó ← → běi guó南国:我国的南部地区。 地区 地区地 境 国(南~) 路(外~)壤(僻~;疆~) 方(~言;~外) 邦 地域 阃阈 另见:城市 机构 地方 各地 ☚ 地区 区域 ☛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南(南国;南中;~人;~货)炎庭 炎国 ☚ 北方地区 地势、地形 ☛ 南国nán guó❶指南方诸侯国。《诗·小雅·四月》:“滔滔江汉,~~之纪。” 南国❶指楚地。《左传·成公十六年》:“南国䠞”。 南国nan guoSouth China 南国nan guothe South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